北人不识菱者 (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10061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人不识菱者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人不识菱者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人不识菱者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人不识菱者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人不识菱者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人不识菱者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人不识菱者 出处新世说解释: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要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1.并:一起。2.去:去除。3.欲:想要。4.坐:因为。5.或:有的人。6.而:却。7.曰:说。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9.啖(食):吃。10.北人:

2、北方人。11.以:用来12.强:本文中指“硬是”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医驼背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媒: 延: 屣: 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 3、文中医者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4、文中最后一句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1. 媒:自我宣扬 延:请 屣:穿着鞋踩上去 鸣:告发 2. 于是,要来两块板子,把其中的一块放在地上,让驼背的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板子压住他。 3. 用两块木板将驼背压直。 4. 医人曰/

3、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治驼致死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启示有一个人为了要修福行布施,不惜一切手段,用种种欺骗敲诈的方法,获得不正当的金钱,以为用这样的钱去布施修福,就会有很大的功德。拔苗助长译文: 有个

4、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智慧评点: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月怀一鸡注释攘窃取、偷盗。或某人、有人。道一个人的举止言行。损允许。已罢了、停止的意思。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其他的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5、。是-指偷别人的鸡的行为。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

6、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评点:偷鸡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痛改前非谓之大勇;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又经常复习,不是很好的事么?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我们,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么?

7、”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

8、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解】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简单解释: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