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10041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1年(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作业1-3章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 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 , 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 , 商品交换 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增进了每个部门、 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 , 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 相互 依赖,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明晰的 产权制度。社 会分工与 商品交换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 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的历史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政治法律、 宏观经济因

2、素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 服务、 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 品陈列、销售和 选址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 百货店 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 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 超级市场 的出现被称作零售 业的第三次革命。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 竞争优势性、 连锁适应性、 运营“两便性”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 批发商业 的发展 , 又取决于 零售商业 的发展。二、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 :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2、业种与业态: 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按业种进

3、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 对象- 商品的种类(或大类 )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的是“卖 什么”; 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的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 分类,业态强调的是“怎样卖”。3、零售要素组合: 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 的组合。其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 售、选址等。4、正规连锁: 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 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正规连锁与其它形态的连锁店相比, 是由单一资本构成, 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 资本所有 . 只有一个决策机构决定

4、各家连锁店的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 销给各家连锁店 ,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取一致的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 , 便于统一投 资,统一财务管理核算。5、超级市场: 在我国 ,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 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三、单项选择题1、C 2、C 3 、B 4、A 5、D6、A 7、C 8 、D 9、D 10、B四、判断正误1、X .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2V3V4、X。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 , 居第二位。5、X。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 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X

5、。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 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7、X。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8、X。应将“正规连锁”改成“自由连锁”9、X。应将“日本改成“美国”,将“ 6点”改成“ 7点.10、X。商业与这五个方面不完全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五、简答题1、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说明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答:我们知道 , 商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正因为这个特 征,才使商业成为一个对充分就业有特别贡献的产业。实践证明 , 一国就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的发展水平。 从各国实际情况来看, 商业的确承担了相当大 部分的就业任务。因此,有的

6、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商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 济政策.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最早的百货店是19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人创设的“大百货公司”。 60年代以后 , 百货店很快在世界各国,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特别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 百货店的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大量生 产体制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加快发展的直接反应 . 因而百货店是现代零 售业的最主要形式。 连锁商店的产生,是继百货店出现以后,零售商业的又一次革命。连锁商店的原型可 追溯到中世纪晚期,德国的富格尔公司在 15世纪时就在欧洲各

7、地设立了许多分店 ;17 世纪中叶,日本的三井公司也开办了连锁形式的商店 .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连锁商 店于1859年在美国诞生。 20世纪20年代以后 , 连锁商店迅速发展, 1967年美国连锁商 店所实现的销售额已占压倒优势 , 欧洲和日本的连锁商店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很快取 得了优势地位,成为零售商业领域的主力军。 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产生。 20世纪 30年代,超级市场首先出现在美国, 随后逐渐被引进到日本和欧洲 . 超级市场产生以后,发展十分迅速,经营范围也不断 扩大,经营的商品由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扩大到服装、电器和日用杂品,且店铺规模 不断扩大,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

8、超级市场的出现, 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 而且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并对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 答:( 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 ;(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 ;(3) 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4、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 答:与其他业态相比, 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有: 商品构成是以食品、 衣服、 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销货方式;薄利多销, 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 , 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与重量; 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 , 按部门陈列山品;设有

9、停车场 .案例分析: 便利店是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 , 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购物方 式的小型零售店 便利店的基本特点 -教材77页第15行开始到 77页结束 案例思考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而可以看出太阳系连锁便利店的经验,虽然与那些上市或国有连锁便利店的资 本相比太阳系明显处于弱势,相应在门店扩张速度上远远落后于后面在门店数量达到 30家以后,太阳系的扩张变得越来越乏力,但是太阳系连锁店还是坚持全部门店 24小 时营业,通过为了解决采购规模问题和配送问题 ,佟培新把他们发展成了加盟店,从 而解决了进货规模也解决了太阳系门店扩张资金不足的问题。从太阳系连锁便利店经营方式

10、得出:一是项目选择很多人习惯性的从个人喜好出发,往往主观的认为自己喜欢的项目就同等于消费者也喜欢,缺乏对前期市场准确的调查和理性分析。另外,对项目发展前景过于乐观,对销售及利润率预计偏高,而 对自身的营运能力,后续资金的投入投资风险等因素估计不足、成本核算不到位,许 多新的老板容易将成本核算过于简单化,是对“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偏 差,以为成本就是公司的租金、员工的工资及产品的进货成本,二是许多隐性成本可 能还没有核算,例如电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资金安排不合理、现有资金分配不够合 理,缺乏资金整合使用规划,资金使用时基本不考虑整体性,以及是否存在超出安全 比例的情况。以下就是我总结的太

11、阳系连锁便利店的经验和教训:管理方式简单,不仅仅是 内部运营管理而且涉及到客户管理、员工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因为缺乏经验许多老板 都容易从惯性思维出发,依照自己的心情来做,于是经常性出现员工和顾客倒戈的事 情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业7 8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除分析题外)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理想的店铺位置应该是商业活动频繁、 人口密度与客流量、交 通便利、接近集客地以及 同类商店的地区。2。商圈可分为核心商圈、次级商圈 和 边缘商圈三个层次.其边缘商圈的顾客大约占10 %。3。店铺的外观设计必须 遵循两个原则,这就是:让顾客确知店铺的存在和让顾客来店 4 评价商品组合 优劣的标志归纳起来主

12、要有:发展性、竞争性和盈利性。5.确定商品结构的基本 要求是:适合顾客对商品的选择;适合地区特点和经营条件:保持顾客的基本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保证顾客对商品配套的需求;适合 商品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要求。6。与 零售商业相比,批发商业具有交易批量大、交易范围广、交易关系稳定等特点,并具有集散商品、调节供求、节约成本、信息传递、流通加工、 流通金融和物流等功能,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按经营主体不同,可将批发商业分 为独立批发商、制造批发商、 共同批发商、批兼零批发商、连锁批发商和商品代 理商。8.与零售商业不同,批发商业的用户主要包括 再销售者、产业用户、 事 业用户和政府部

13、门四类。二、名词解释1 .商圈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2 .商 品陈列一一是指商店通过各种工具与设施向目标顾客展示商品。对一个商店来说,商品陈列主要有两种,即橱窗商品陈列与卖场商品陈列。3.商品组合一-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4关 联商品一一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如西服与领 带.5 .批发商业-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再销售者是指通过转卖商品而获得利润的营利性组织,具体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 是二次及其以下的批发商和零售

14、商.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 在括号内)1 .次级商圈是指核心商圈的外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 比较方便。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C) .A . 55%- 70% B . 60%- 70%C. 15%- 25% D. 20%-25%2商圈分析是指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A)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A.范围B .规模C .目标顾客D .收入水平3.“零售引力法则”认为,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 的吸引力就越大。这一法则是由(D)在1929年提出的。A.美国零售学者戴维霍 夫B .日本学者小林启孝C日本学者渡边敬二D .美国学者

15、威廉雷利4 .一个 地区内的商业区或购物区类型大体包括:(D ) .A .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 物中心B.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 C.中心商业区、畐寸 中心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 D.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商业小区、购 物中心和独立店区5.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制定商品经营战略,扩大商品销售,增加企业利润将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商品,是根据(D)进行分类的。A.商品的耐久性和有形性B 商品的用 途C.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 D 顾客的购买习惯6.城市A有人口 10万人,城市 B有人口 5万人,城市A与城市B的距离为25公

16、里,那么,城市A与城市B的商圈 边界各是多少? (D) A.城市A为15. 65公里、城市B为11. 36公里B.城市A为 14. 56公里、城市B为11. 63公里C.城市A为10. 36公里、城市 B为14. 65公 里D.城市A为14. 65公里、城市B为10. 36公里7.消费者在购买动机驱使下走 人商店,从对商品的选择、评价到购买,在心理上大致要经过八个阶段。其中第 五个阶段是(C) .A .感受阶段B .兴趣阶段C。评价阶段D .欲望阶段8.零售 企业处理顾客投诉有多种方式,它们是(B)。A.现金退还、商品调节、价格调节 B.现金退还、商品调节、价格调节、服务调节和向顾客表示歉意C.商品调节、价格调节、服务调节和向顾客表示歉意 D.现金退还、商品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