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10027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大学2011考研初试范围万学教育独家提供8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12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内容范围1、说明主要内容包括经典和现代两部分,试题的比例为经典部分70%和现代部分 30%。主要参考书: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夏得铃、翁贻 方;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豹2、考试内容经典部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绪论了解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况及反馈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及对自 动控制系统稳、准、快三方面的基本要求。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表达方式,建模的方法;能够列写一般物理系统 的微分方程;熟悉拉氏变换的定义、性质,记住常见的简单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 式,能

2、根据拉氏变换的性质求解较复杂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式,会求拉氏反变换; 熟悉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重点掌握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方框 图的化简方法,能用梅逊公式求取系统传递函数。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了解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了解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响应组成,熟悉控 制系统暂态响应性能指标的定义;熟悉一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及性能指标;熟悉二 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分析及其与极点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 标与参量Z、sn间的关系及计算;一般了解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和闭环主导极点 的概念;了解稳定性的概念,掌握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重点掌握 判断稳定性的Routh代数判据及应用

3、,对Hurwitz判据有一般了解;了解稳态误 差的概念;重点掌握给定稳态误差终值的计算及减小稳态误差的方法。4、根轨迹法了解根轨迹的概念。重点掌握绘制常规负反馈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能根据已知的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也能由已知的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 点和终点)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一般了解参量根轨迹的绘制及增加开环零 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5、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幅相频率特性图与对数频率特性图的建立;熟悉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其Nyquist图与Bode图;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 图和Bode图)的绘制;重点掌握判断闭环系统稳定

4、性的几何判据:乃奎斯特稳 定判据(包括利用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判断); 了解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重点掌握利用实测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确定最小相位系 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方法;熟悉控制系统才目角裕度、幅值裕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及 计算方法;了解闭环幅频特性的概念及其频域性能指标。一般了解频域指标与时 域指标间的关系。6、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校正的实质、校正的方法、校正方式、校正装置 的形式;熟悉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特 性;一般了解利用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主要为超前校正装 置)参数的方法;简单了解反馈校正

5、、前馈校正及复合控制的基本思想。7、采样控制系统了解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采样过程,熟悉采样定理的内容和零阶保持 器的概念及传递函数;熟悉Z变换和Z反变换的计算方法;掌握求解采样控制 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及Z脉冲传递函数的方法;掌握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 析(利用双线性变换及劳斯判据)和稳态误差分析,简单了解其暂态性能分析; 重点掌握采样控制系统的最小拍设计方法。8、非线性系统分析掌握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非线性的数学描述、分类、特点、研究方法。 了解描述函数的概念、几种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掌握用描述函数分析非 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方法,能够判别自激振荡存在的条件,并进行简单计算;了解 相平

6、面的基本概念:相平面、相轨迹,平衡点、奇点、极限环;了解相轨迹曲线 和时域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现代部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了解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状态模型的建立1、了解状态变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意义;2、掌握由状态模型求传递 函数矩阵的方法;3、重点掌握由传递函数(矩阵)到状态模型的实现问题。第二章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解1、了解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实现及求解方法;2、掌握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 矩阵指数的性质和求取方法;3、重点掌握线性定常系统齐次和非齐次状态方程 的求解;4、线性时变系统状态方程的解和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不作过多要求。第三章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

7、性1、深刻理解能控性、能观性的含义;2、了解离散系统能控性、能观性的判 别,熟悉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3、掌握将状态方程化为能控标准型、能 观标准型和约当标准型的方法;4、重点掌握线性连续定常系统各种能控性与能 观性判别准则及能控性、能观性与传递函数零极点对消的关系;5、线性定常系 统的结构分解不作过多要求。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了解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性、渐近稳定等定义。了解李亚普诺夫第一 方法的实质;2、掌握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及能量函数的基本概念;3、重点掌握 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在线性定常系统中的应用;4、非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分析 不作过多要求。第五章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1、理解有

8、关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的含义;2、了解系统镇定问题及带状态观 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计问题;3、掌握状态观测器概念、存在条件以及状态(降 维)观测器的实现;4、重点掌握状态反馈任意极点配置的条件以及利用极点配 置实现状态反馈的设计问题。实现梦想的创业之路2009-1-19光明日报记者:丰捷2008年末,一场名为始于大学的理想职业之路的讲座在中国各大高校展开巡讲。主 讲人叫张锐,来自万学教育集团。这个正在教育培训领域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正在通过讲座将 自己在大学期间培养职业能力的方法以及在创业过程中解决的困难一一传授给校园里的大 学生们,帮助他们在毕业后快速成长,取得成功。“在大学环境中筹备创业有很多特

9、殊优势,因为在大学的平台上,有丰富的资源渠道,有 在困境中无私支持你的老师,有志同道合而情投意合的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有更多的 奋斗激情,有允许你失败的机会”张锐说,“总之,在大学平台上直接创业,应该是创业成功 的理想路径,所以我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仅仅毕业两年的张锐,凭借在大学时培养的超强能力,将万学教育集团从8个人发展到 1000多人;分支机构从两家扩张到26家,覆盖全国4个直辖市和22个省份;在所在行业中,企 业规模和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而张锐的创业故事早已从大学就开始了。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期间,张锐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到海文培训学校做管理咨询工作。初 到海文,他发现貌似相对领先的海

10、文培训学校,其实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张锐结合自己所 学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模型,快速形成了一套改革方案,并通过在两个区域的实践,迅速取得了 明显成绩。张锐也从一名兼职人员,被提升为校长助理,最后任命为CEO。初尝成功的滋味,张锐开始陷入沉思,教育行业这个看起来一片红海的区域,实际上并没 有想象的那么拥挤,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模型,是完全有可能创造一片新天地的。而要 将自己的想法完全付诸实践,创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006年末,张锐辞去海文培训学校CEO的职位,成立了万学教育。“其实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创业初期的最大困难就是创业最重要资源的获取问题。 第一种资源是人,第二种资源是资金。”张

11、锐深知创业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团队携手并肩才能成功。但当时在海文帮助过张锐的 团队成员,每个人毕业后都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为了说服这些曾经壮志凌云、彼此欣赏的朋友,我更多地采用强势的方法否定团队成员 其他的工作选项,这是源于我对教育行业和我的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张锐说。正如万学的 创业团队成员之一,原北大教育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吴本文所说:“教育是伟大的工艺,因为教育 生产加工的对象是人的思想。伟大工艺的奥秘和魅力是吸引我们团队坚持创业的原因之一。”张锐用了 11天,说服了所有的人员跟随他一起创业,为了共同的理想一起奋斗,创业团队 的组建问题迎刃而解。“创业之初,当仅有团队和纯粹的纸上计划时

12、,是很难获得足量投资的,之前我们和普通的创业团队一样,靠展示和描述商业计划去打动投资人,但效果不佳,吸引投资的历程十分艰 难。”后来,张锐进行了调整,采用样本测试的方法:在面对投资方时,决不仅仅像人们想象的那 样为投资方勾画了一个“大饼”。张锐带领团队实实在在地先拿出了一块“小饼”,来证明“大饼” 的可行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的成功运用是我们突破初始资金瓶颈的重要法 宝。”张锐说。创业仅四个月,3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到账,创业发展的初始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张锐将万学的目标锁定在大学生考试业务上,而如何快速发展?并购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而他并购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海文。2008年2月22日,作为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红杉资本与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联 合向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入股万学。顶级资本的介入,让万学的发展 全面步入快车道。“为大学生提供考试与素质培养业务”已经成为张锐主要的业务发展目标, 业务方向拓展为面向大学生就业的高级特训项目、公务员辅导项目、大学生出国留学项目和 考研项目。“未来我们会开发出一套覆盖0到60岁人群的辅导模型,通过我们的教育技术和辅导能 力,帮助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梦想,这也是我的梦想。”说到梦想,张锐眼光中充满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