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097292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暑期教师生本学习心得体会(2)_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们学校指导组织教师个人进展了生本学习,在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关于生本的一些知识,也有许多感受。我想不管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理想的,都在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理想的生活境界,那就是快乐而积极,沉着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明晰明确,详细可操作性的理论形式更为详细化。我们进展新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理论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参加生本教育学习后

2、,我觉得是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过多的去研究了教师如何去教,对学生的学研究的不够,可以说还很欠缺。教是效劳于学生的学观念落实不到位,学变成了服从和承受。二是教学成果的短视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一节目的迅速达成经常给孩子吃“压缩饼干。结果造成学生的创造力丧失和对学习冷漠。三、无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构建,在分数与排名评比中,让孩子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信、期待的温暖。我们在观念转的还不够彻底,对新的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够扎实。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法洞悉每一个孩子的

3、心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将无所作为。假设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开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宜自己开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进步。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表达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学习我把自己新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如今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开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展外在的改造,我们对

4、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展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开展、自我完善来到达,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开展的效劳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历根底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时机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

5、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才能,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根底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才能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提醒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根底上进展,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开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认识三:建立在美妙学习生活上

6、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好心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答复并在理论者这一理念。生本的课堂上的学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学习的根底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展研究、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习。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理论者,随着理论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虽然自己也拜读了一些郭教授的教育论著,但因为学习时间较短,理论程度不够,有些认识如有不当之处 请给位指导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