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09369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第十二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目标、考点展示】 (2课时)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主干知识、网络构建】【复习点睛、要点剪辑】理解1个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明确2个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对比3项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理解3条原则公民政治参与的三原则了解4项义务公民的政治义务 明确4项内容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2.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重要程度: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温馨提示国家性质与阶级性相一致,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2)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深度思考全面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3、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依据。(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3)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4)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会改变,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

4、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政治地位: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民主进程: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今天表现: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深度思考正确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法律依据: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2)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

5、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1(2015安徽文综,T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纠错:_2(2015安徽文综,T4)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纠错:_3(2013新课标全国卷,T16)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扩大了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纠错:_4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管理权力。()纠错:_提示:1.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2立法权是属于人大的权力,公民可以参与立法,但是没有立法权。3身份证法的修订,切实保障了公民合法权益,并没有扩大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4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管理权力。考向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典例1(2015课标卷

6、,1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ABCD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促进立法机关

7、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说明立法体现民意,故正确。立法保障公民的参与,可以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做到自觉守法,故正确。公民没有立法权,排除。立法沟通机制的建立,是在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排除。方法技巧国家性质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体现角度具体内容权利与义务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公民与政府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与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公民与人大人大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机关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变式训练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

8、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国家性质。在我国法律至上,排除A。材料只强调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排除B。材料只是保障城乡居民合法权利,没有消除身份差异,排除C。“同命同价”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故D正确。考向二人民民主的特点典例2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件后,李克强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并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党和政府能

9、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全力开展搜救,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A平等性B物质保障C广泛性 D全民性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党和政府能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全力开展搜救,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物质保障,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B符合题意;A、C没有体现;任何民主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错误。方法技巧区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真实性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保障,这一保障包括物质保障和法制保障。同时民主程度不断进步。广泛性是强调享有民主的主体和内容广泛。 变式训练22015年5月19日迎来第二十五个“全国助残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体

10、现出()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A BC D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伴随经济发展,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得到发展,可见民主不断进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和民主的真实性,故答案为D。材料强调保障人民权利,没有涉及扩大,排除。此题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没有体现广泛性,排除。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重要程度: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1)含义: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2)基本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深度思考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权利内容地位注意选举权

11、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的、绝对的自由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是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

12、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深度思考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明确内涵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国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能反映和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能反映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不是平均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如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反对特权我国宪法

13、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现实生活由于种种原因,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努力树立观念公民民主法治理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必须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深度思考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关系: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要求: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

14、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误区错误认识指正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权利与义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等同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这种理论实质上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个重要均衡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不能完全等量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015天津文综,T2)法律要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