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清降浊治疗玻璃体浑浊1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09325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清降浊治疗玻璃体浑浊1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升清降浊治疗玻璃体浑浊1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清降浊治疗玻璃体浑浊1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升清降浊理论治疗玻璃体浑浊验案1则玻璃体浑浊,又叫“飞蚊症”,一般由玻璃体变性引起,主要表现为眼前黑影飘动,黑影呈 点状、条索状或小片状,随眼球运动而飘动,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根据黄元御四 圣心源:目居清阳之位,神气冲和,光彩发露,未有一线浊阴;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 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浊,一有微阴不降,则云雾暧空,神气障蔽,阳馅而光陨 矣。说明眼睛的视物清晰及视野无损与人体内清阳之升和浊阴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清升 浊降之枢纽,全赖于中焦之土,水木随脾土左升,火金随胃土右降。笔者在临床工作与学习 中,多次使用升清降浊理论治疗玻璃体浑浊,收获了可观的疗效,现举验案1则:1病例

2、资料:患者,男,34岁,职员,近视,自述近半年来眼前黑影飘动,如蚊蝇飞舞,劳累及用 眼过度后更甚,眼部酸痛感,无红肿、发热,伴有脘腹满闷,口中粘腻、痰涎,大便溏泄。 眼部超生诊断示(患者自带):双眼玻璃体浑浊,右眼不完全后脱离。2治疗方法:患者2017年2月就诊于我科,查其视力左眼0.3,右眼0.2,复查眼部超生所见:右眼 玻璃体内鼻侧球壁前可见一纤细膜状回声,余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点絮状回声。中医诊断为云 雾移睛,诊其舌苔白腻,脉濡缓。证属中土寒湿,治以暖土澡湿,升清降浊。处方:茯苓 30g,甘草12g,清半夏12g,桂枝12g,白芍30g,干姜10g,附子6g,陈皮10g。水煎服,日1剂, 分

3、早、晚两次服用。服药1月后,口中粘腻、痰涎,脘腹满闷症状减轻,大便基本正常,黑 影减少,眼部酸胀感减轻,视力有改善,左眼0.4,右眼0.3,后服药半月余,诸症大减,黑 影全无。3体会:四圣心源: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神清故上光,金水为 阴,阴降则精盈,精浊故下暗。患者证属中土寒湿体质,加之平时工作劳累及不合理的用眼, 致使清阳无升于目,浊阴逆填于清阳之位,造成玻璃体浑浊,进而则导致眼前黑影攒动,如 蚊蝇飞舞。治疗原则:治以暖土燥湿,升清降浊。方用茯苓去湿气,助脾土左升,甘草坐镇 中洲,半夏燥湿,助胃土右降,三药为核心,拨动中土的左升右降。干姜、附子暖下焦,亦 助脾土之升,白芍柔肝,桂枝舒肝升陷,使肝气温暖而不郁滞,随脾土左升,陈皮敛金气, 降浊阴,行气滞。诸药合用,使中土回环升降复常,阳升阴降,各从其位,清浊分明,循环 不已。疗效尚可,望众医界同仁参考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