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07869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和重建反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 现在,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作为影响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来加以综合考察,加强了教学和课程的联络,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有意义的生长点,同时也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反思因为中国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在部分基础的问题上,如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课堂管理所应含有的理念和目标等,没有取得清楚的认识。所以,在中国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课堂管理成了老师“统治”学生、维持老师“教”的秩序,和显示老师“权威”的工具。它以表现和维护老师的尊严和意志为价值取向,关注老师的权威;在内容上以静态的课堂物理环境建设和维持

2、教学秩序、纪律为主,着眼于学生外在的课堂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和问题行为的批判;在过程上以命令、强迫、压制、训斥、体罚为工具,强调快速、简捷、有效;在目标和评价上以规范、统一、整齐、有序为标准,关注外在形态的标准化。从功效看,以控制、指挥为职能,课堂管理是老师的专有,是老师对课堂、对学生的垄断。从形态看,课堂管理是一个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思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管教”“管制”的本有意蕴,而非管理。中国课堂管理突出的外在表现是:“点对点”式的管理较少,“点对面”式的管理较多;直接的管理较多,间接的学生自我管理较少;重视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忽略课堂心理环境的管理,专注于学生的课堂秩序、纪律的表

3、现,而漠视学生课堂情感体验、态度生成及其改变;稳定性强,发展改变性差;强调量化管理的多,关注学生人文精神世界的少;只强调学生适应课堂,无视学生对课堂的需要,遏制了学生的潜能发挥及个性的发展。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重建造成中国课堂管理异变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教育本身来看,笔者认为其关键是对课堂管理认识的不足和教育价值的偏颇。所以,在新课改精神下,由此观照当代课堂管理的建构应关键着眼于课堂管理认识的提升和教育价值的转换。1.课堂管理认识的提升。笔者认为,课堂管理是一项职能活动,一个生成改变的组织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系统存在状态,一个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术。从职能论来看,课堂管理就是经过老师和学生实

4、施课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个职能;从目标论来看,课堂管理就是在课堂建立一个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标,而组织和合理使用多个教育资源的过程;从系统论来看,课堂管理就是依据老师、学生和课堂环境、课程教材等客观关系和规律,对其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原因给予组织协调等施加有效影响,使之展现出相互适应、友好存在和主动发展的状态;从人本论来看,课堂管理就是老师和全部学生之间一个多元多向的交往,一个指导、激励老师和学生主动沟通并投入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技术。课堂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教育活动,它属于教育管理的范围。可见,组织、控制、服

5、务、照料、促进、协调、教育等应是课堂管理的基础功效,工具性、目标性、系统性、改变性应是课堂管理的基础特征。2.教育价值的转换。即改变过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凌越于教育目标性价值,而以教育目标性价值统整教育工具性价值,实现管理的工具性和目标性的统一。“把握平衡,是新课改的一个主要命题。”新课改中“分科和综合”“预设和生成”“接收和探究”等关键词给我们的提醒就是寻求平衡、寻求统一、寻求友好,在平衡、统一、友好中寻求突破和发展。在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工具性和目标性的统一,关键就是以发展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课堂作为学生的一个生存、生活环境,尤其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

6、体验等个体原因和课堂制度原因的融合、互适,充足发挥并利用学生的情感力量,在这两方面原因之间取得平衡和协调,既能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课堂组织的要求,又能确保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其关键理念是要充足利用学生的生命感官,使生命的意义和管理程序、制度、规范、纪律相结合。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发明性拓展关键表现为:强调课堂中师生情感态度行为及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的动态改变,使课堂成为生成的、发展的课堂,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展现课堂作为教学基础环境和基础单位的全新概念。强调课堂中老师的思维火花和学生的思维火花的迸发和辉映,而且彰显出老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主导地位和价值,使课堂成为师生剧烈的思维碰撞的场所。强调课堂中师

7、生智慧和理性的生长,凸显出科学理性的严谨、神圣,使课堂成为师生探索科学真谛的“试验室”。强调课堂育人的人文价值,将民主平等、合作参加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基础理念。课堂必需充满着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在师生互动这个课堂平台上,营造一个自然友好的“生态系统”。强调课堂良好气氛的生成、建设,能帮助老师更加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摆在课堂管理的中心地位。课堂的设施及陈设应最大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照,让她们有主人感。突出课堂中老师“期待”的作用,着力强化老师的“期待”角色。老师应含有“每个学生全部有发展潜能”“一个也不能少”的观念,赞赏每一位学生、肯定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激励每一位学生对自我的超越。课堂管理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就是消解管理技术理性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排斥,将管理的工具性对人性的压抑、束缚,变为对学生灵魂的唤醒,让学生在宽广的、五彩的自由气氛中自我激励、生动成长、创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