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07819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复习专题之对比与衬托杏坛中学 戴娜娣 任教班级:高三4班教学目标1、 了解对比衬托两种表达技巧的定义内涵及差别。2、 明确对比衬托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区别对比和衬托两种表达技巧教学重点明确对比衬托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王维鹿柴、梅尧臣陶者)二、 知识梳理(一) 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比如说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等。谢亭送

2、别唐代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二)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三、 定义辨析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无主次之分,双方分量相等。)衬托:又叫映衬、烘托。用描述环境、气氛等或其他条件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

3、四、 解题思路归纳对比衬托表现手法答题步骤:1、点明诗歌用了什么手法,是对比还是衬托。2、结合诗句阐释:用什么和什么做对比,用什么正衬(或反衬)什么。3、通过对比或是衬托,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五、练习巩固画眉鸟宋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析】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步骤二)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步骤三) 早 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析】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