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0778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六)(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探索课程改革, 创新教材建设,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 特别是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19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 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区域产业需求, 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和信息化。修订、 发布和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专业设置标准, 规范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通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开展国家示范专业点建设,遴选 1500 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国家示范专业点。2010 年,印发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 专业简介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 2011-2012 年, 开发 321 个专业设置标准, 研究建立专业设置需求与预警机制,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完成1500 个国家示范专业点的遴选工作。20 .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一体建设

3、, 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着力探索人才培养与行业、 区域产业、 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与方法, 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模式和经验范例。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及现代农业、 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 100 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 遴选 500 个专业点, 按照专业与产业、 企业、 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100 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创新教学环境、

4、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2010 年,确定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学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遴选专业改革试点学校。2011-2012 年,完成 100 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对专业改革试点学校进行跟踪指导和评估检查。21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 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根据新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开发 500 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其中, 制造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

5、150 个, 现代服务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100 个, 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 50 个,现代农业和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100 个,苦脏累险行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 50 个, 新职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 50 个。 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探索建立课程评价体系。2010 年,成立工作组织机构,制订工作方案。 2011-2012 年,完成 500 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究课程评价体系。22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 对接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需求, 创新中等

6、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 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 开发建设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苦脏累险行业,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创新示范教材,引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 更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组织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 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

7、,开发遴选 1200 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其中,组织开发量大面广、规范要求高、对产业振兴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教材500 种, 扶持开发量小面窄, 开发难度大,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教材200 种,指导建设地方、行业特点鲜明的教材500种。2010 年,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教材出版基地。制订创新示范教材组织开发与扶持开发方案。 2011-2012 年,制订创新示范教材指导建设方案,启动并完成创新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工作。(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 管

8、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23 .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 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发制订相关技术标准,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 共享和管理系统。 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包括网上学习、 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 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包括资源获取

9、、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 依托有关单位建成4 个国家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 遴选 300 所学校, 支持其拓宽网络带宽、改造硬件、充实资源、培训教师,建设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2010 年,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 2011 年,建成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2010-2012 年, 分批设立 4 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和改造建设300个数字化教室。24 .建设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通面向公众的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 建立共享机制,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方式

10、,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教育教学、 管理、 科研和决策的信息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站实时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 年) 、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进展情况, 职业岗位与专业目录对接信息等方面的业务要情。 动态更新中等职业教育时事新闻、 国家重大职业教育工程项目进展、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动态、东西部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科研、职业教育园区化建设、地方经验、国际动态、职教专家库等方面的信息。依托有关单位建设教产对话协作系统平台、 校企合作系统平台、 改革创新成果展示

11、系统平台、 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平台、 技能大赛信息系统平台、 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等若干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推广中心; 充实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基地; 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全面指导各地、行业和学校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 开展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创建与评选。 研究制定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件资源开发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建设标准 、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和 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信息主管培训与认证管理办法 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开展职业

12、学校教师、 技术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普遍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10 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着手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2011 年,启动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工作;开通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发布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2012 年, 信息系统平台投入使用; 开展相关技术培训。 2011-2012 年,开展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创建与评选活动。(九)中等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 ,依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基本形成以教育法为依据,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以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等制度为基础保障, 各项规章

13、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配套齐全、结构合理、 相互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25 .落实职业教育法 ,制定和实施配套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 ,依法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督促各地落实职业教育法 及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 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按照职业教育法第27 条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 的规定,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原则意见, 指导和推动各地依法制订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 逐步形

14、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满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 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财税优惠等政策,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 职业教育法 的修订工作。 以修订、 颁布和实施新的 职业教育法为契机, 合理吸收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研究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法规、 政策制度, 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研究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15、。加快落实教育部、财政部、 中国保监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 要求, 健全实习风险管理机制;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办学条件等领域的专项管理规范; 制定实施政府承担实训设备适时更新专项资金的政策; 制定实施政府购买实习实训岗位的专项政策; 制定和实施促进校企合作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办法、 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办法等。健全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和免学费政策。 切实加强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监督管理, 保证学生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 ,完善免学费工作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和督导检查,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学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国家政策落实。积极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重大制度和保障措施。2010 年,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指导各地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原则意见。 2011 年,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等专项规范,促进校企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