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知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07604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灾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震灾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震灾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灾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灾害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灾害知识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地震有关的 信息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那么,你想了解地震灾害知识吗?接下来 就跟着一起去看看地震灾害知识吧!地震灾害知识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 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 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 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破坏性作用有何特点?破坏面积大;具有连锁性,常称为地震灾害链多发性;破 坏社会功能。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地震直接造成建筑

2、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地裂、地陷、喷沙、 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因地震的直接破坏而弓I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建筑物工程 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 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社会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等社会 性灾害。什么叫次生灾害源?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 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等。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城市是支持城市运行的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如交 通、通讯、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

3、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震中距离;震区人口密度;建(构) 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分布密度;发震季节和时间;有无地震预报; 有无地震应急预案;抢救速度;人们是否具有防震抗震知识;生 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1556年l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约 83万。地震的预防措施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 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 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 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

4、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 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 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 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 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 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 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 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 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 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 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 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地震灾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