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汽技术问答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07406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汽技术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汽技术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汽技术问答(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汽专业技术问答(50例)1、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的定义是什么? 答: (1)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用于输送商品介质(油、气等) ,并跨省、市、穿、跨越(江河、道路等) ,中间有加压泵站的长距离(一般大于 50km)管道。管道是按 GB 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或 GB 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设计; (2)公用管道:是指城市、乡镇、工业厂矿生活区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管道是按 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或CJJ 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设计; (3)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

2、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2、什么叫输送干线、输配干线? 答: (1)输送干线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 2km无分支管的干线;(2)输配干线有分支管接出的干线。 3、什么叫多热源供热系统?什么叫多热源分别运行、多热源解列运行、多热源联网运行? 答: (1)多热源供热系统 由多个热源及将其联接成一体的热力网和全部热用户组成的供热系统。多热源供热系统有三种运行方式,即:多热源分别运行、多热源解列运行、多热源联网运行。 (2)多热源分别运行 在采暖期或供冷期将热力网用阀门分隔成多个部分,由各个热源分别供热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实质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3)多热源解列运行 采暖期或供

3、冷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基本热源满负荷后,分隔出部分管网划归尖峰热源供热,并随气温进一步变化,逐步扩大或缩小分隔出的管网范围,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尽可能接近满负荷。这种方式实质还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4)多热源联网运行 采暖期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基本热源满负荷后,尖峰热源投入与基本热源共同在热力网中供热,并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保持满负荷,尖峰热源承担随气温变化而增减的负荷。4、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 答: (1)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

4、凝结水的蒸汽量。 (2) 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率确定。5、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 (1)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2)穿过厂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3)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4)热力网管道选线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位区等不利地段。6、热力管网地上或地下敷设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当地下敷设困难时

5、,可采用地上敷设,但设计时应注意美观。 (2)工厂区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7、热力网管道埋地敷设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 (1)热水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热水或蒸汽管道管沟敷设时,应首选不通行管沟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管沟敷设;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蒸汽管道采用管设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敷设,其设计寿命应不低于25年。 (2)河底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妨碍河道整治和保证管道安全的原则确定。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流,管道(管应敷设在航道底设计标高2m 以

6、下,对于其他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稳定1m以下。对于灌溉渠道,管道(管沟)应敷设在渠底设计标高0.5m 以下。管设或直埋敷设管道河底敷设时,应进行抗浮计算。 (3)热力网管道同河流。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垂直相交。特殊情况下,管道路或地下铁路交叉不得小于60o角;管道与河流或公路交叉不得小于 45o角。 (4)地下敷设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交叉段的一侧留有足够的检修地段时,可采用套管敷设。 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 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问应留有不小于50mm 的容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它钢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措施。采用钢套管时,套管内、外表面均应做防腐处理。 (5)地下敷设

7、热力网管道和管沟应设坡度,其坡度不小于 0.00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它坡向干管。地上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 (6)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l)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应小于0.2m; 2)直埋敷设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应考虑土壤和地面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并保证管道不发生纵向失稳。具体规定应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燃气管道不得进入热力网管沟。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 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以外,每侧不应小于

8、lm。 (8) 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当垂直净距小于300mm 时,燃气管道应加套管。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 lm 以上。8、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 (1)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 2.0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 0.3m; (2)管道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在桥梁主管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可在永久性的公路桥上架设。管道架空跨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的净宽与净高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 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 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0.5m。跨越重要

9、河流时,还应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3)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 (4)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 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9、答: (1)城市热力网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管道及钢制管件的钢材钢号应不低于表3.2.24 的规定。 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2) 热力网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 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3)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有

10、条件时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也应采用焊接,当需要拆卸时,采用法兰连接。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但连接放气阀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 (4)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3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城市热力网蒸汽管道在任何条件下均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5)弯头的壁厚应不小于管道壁厚。焊接弯头应双面焊接; (6)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考虑三通于管的轴向补强,其

11、技术要求按 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变径管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应小于管道壁厚。10、热力网管道热补偿考虑的原则是什么? 答: (1)热力网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直埋敷设热水管道自然补偿转角管段应尽量布置成60o90o角,当角度很小时应按直线管段考虑,小角度的具体数值应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2)选用管道补偿器时,应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 (3)采用弯管补偿器或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应考虑安装时的冷紧。冷紧系数可取 0.5。 (4)采用套筒补偿器时

12、,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20mm 的补偿余量。 (5)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时,管道上应安装防止波纹管失稳的导向支座。采用其他形式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时,亦应设导向支座。 (6)采用球形补偿器、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且补偿管段较长时宜采取减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 (7)当两条管道垂直布置且上面的管道直接敷设在固定于下面管道的托架上时,应考虑两管道在最不利运行状态下热位移不同的影响,防止上面的管道自托架上滑落。 (8)直埋敷设热水管道,经计算允许时,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1

13、1、热力网管道阀门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答: (1)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2)热水热力网干线应装设分段阀门。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输送干线 20003000m;输配干线10001500m。蒸汽热力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多热源供热系统热源间的连通干线、环状管网环线的分段阀应采用双向密封阀门; (3)热水、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 (4)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 热水管道的放水装置应保证一个放水段的排放时间不超过表 3.2.26 的规定:(5)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1.6 MPa 且

14、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500mm 的管道上的闸阀应安装旁通阀。旁通阀的直径可按阀门直径的十分之一选用; (6) 当供热系统补水能力有限需控制管道充水流量或蒸汽管道启动暖管需控制汽量时,管道阀门应装设口径较小的旁通阀作为控制阀门; (7)当动态水力分析需延长输送于线分段阀门关闭时间以降低压力瞬变值时,宜采用主阀并联旁通阀的方法解决。旁通阀直径可取主阀直径的四分之一。主阀门和旁通阀应连锁控制,旁通阀必须在开启状态主阀方进行关闭操作,主阀关闭后旁通阀才可关闭; (8)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阀门,宜采用电动驱动装置。由监控系统远程操作的阀门,其旁通阀亦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9)公称直径大于或等

15、于 500m 的热水热力网于管在低点,垂直升高管段前,分段阀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除污装置。12、热水热力网输送干线装设分段阀门的作用是什么? 答:热水管道分段阀门的作用是: (1) 减少检修时的放水量(软化、除氧水)降低运行成本;(2)事故状态时缩短放水、充水时间,加快抢修进度; (3) 事故时切断故障段, 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正常运行, 即增加供热的可靠性。13、热力网蒸汽管道上疏水装置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 (1)蒸汽管道的低点流量测量孔板前、分汽缸底部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同一坡向的管段,顺坡情况下每隔 400500m,逆坡时每隔 200300m 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 (2)管道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均为过热状态时,可不装经常疏水装置; (3)经常疏水装置与管道连接处应设聚集凝结水的短管,短管直径为管道直径的 1/21/3,短管底部设法兰盖,疏水管应连接在短管侧面。 (4)经常疏水装置排出的凝结水,宜排入凝结水管网,当不能排入凝结水管网时,应降温后排放。13、 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 (1)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应按 GB 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 GB 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 50264工艺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 CJJ 34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