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073875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A、B案)教学设计三课前准备1.草原风光图。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

2、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草原的

3、绿。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是指什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