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07165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采制样技能大赛理论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_采制样工理论知识试卷(A)j立名I注意事项姓I 1、考试时间:60分钟。2、请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填空题(第110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内空白处。每空1分,共20分)1、商品煤人工采样执行的现行标准为(GB475-2008),该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2、对同一煤进行一系列测定所得到结果间的彼此符合程度就是(精密度)。3、制样过程中必须破碎到一定粒度才能(混合和缩分),(缩分)是制样过程中产生误差最重要的来源。4、一般分

2、析试验煤样装入煤样瓶中的装样量应不超过煤样瓶容积的(3/4),以便(使用时混合),送交 化验室化验。5、随机采样是采取子样时,对采样的(时间 )或(部位)均不施加任何人为意志,能使任何部位的 物料都有机会采出。6、在汽车中采取精煤样,基本采样单元子样个数为(20),当采样单元煤量少于1000t时最少子样数为(10)。7、缩分是制样的关键程序,目的在于减少样量。试样的缩分可以用人工方法,与可以用机械方法。人工方法可分为二分器法、 棋盘法、条带截取法、 堆堆四分法和九点取样法五种。8、分析实验煤样可分为全水分煤样、一般分析试验煤样、全水分和一般分析试验共用煤样、粒 度分析煤样、其他实验如哈氏可磨指

3、数测定、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测定等煤样。9、煤炭采样和制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实验结果能代表整批被采样煤的试验煤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 被采样批煤的匮直题粒都有可能进入采样设备,每一个颗粒都有相等白团室被采入试样中。10、标称粒度为25mm的一般煤样和共用煤样,总样的最小质量为40kg :标称粒度为13mm的一般煤vn 0 067 rn样和共用煤样,总样的最小质量为15kg 。子样的最小质量应按公式a 确定,a 表示 子样的最小质量,单位为千克,d 表示标称最大粒度 ,单位为 mm ,但最少为OSkgoo二、单选题(第11-20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

4、、用粒度13mm的煤样测定全水分时,加热干燥至恒重后应(d )。A.在空气中冷却5lOmin后称重;B.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C.趁热称重;D.先放入干燥器中, 待冷至室温后称重。12、下列影响采样精密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c )0A、子样数目 B、子样质量C、采样点 D、采样工具13、.制样室地面就应为光滑坚硬的水泥地,破碎缩分的地方应铺有()以上的钢板。A、 6mm B、 8mm C、 4mm D、 2mm14、在用九点法取全水分样时,当所采取的煤样达不到规定样品质量时,应在下列那些点补取。(B )A:在九个点上平均米取B:在圆心处米取C:应按规定重新米取 D:前三种方法均可15、采

5、用堆锥法缩分时,堆锥至少次,取全水分样品时为了减少水分损失堆锥次。(B )A: 3 , 3B: 3 , 1C: 3 , 2D:前三种方法均可16、空气干燥是将煤样均匀的薄层、在环境温度下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煤层厚度不能超过煤样标称粒度的 倍。 OA:最大,3B:最小,3C:最大,1.5D:最小,1.5国标规定在九点取水法取全水分样品时,煤饼厚度不应超过(C )0A: 3. 9cm B: 5cmC: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D: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7、二分器法缩分时,格槽开口尺寸至少为试样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但不小于mm,格槽对水平面的倾斜度至少为 o ( D )A: 3mm , 60 B: 5mm

6、, 45C: 3mm , 45 D: 5mm , 60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时,缩分前不需要(OoA、过筛 B、破碎 C、混合 D、干燥18、在煤堆上采样,在非新堆煤情况下,采样时应先除去(C)的表层。A、0.4m B、0.5m C、0.2m D、1.0m.采样单元煤量少于1000 t时,从灰分20%的原煤煤流中采样,最少的子样数为(B)oA、10 B、18C、20 D、30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0A:破碎煤样的确目的是增加试样的颗粒数,减少缩分误差。B:同样质量的试样,粒度越小,颗粒数越多,缩分误就越小。C:混合的目的是使煤样尽可能混匀,从而减小缩分误差。D:制样时可以将大量大粒度的试

7、样一次破碎到试验试样所在求的粒度。23、标称粒度为(A )的一般煤样和共用煤样,总样的最小质量为40kg oA: 25mmB: 50mm C: 13mmD: 624、.在运输工具顶部人工采取最大粒度不超过50mm的商品煤样时,使用的采样铲宽度约为()mm,长 度约为()mm。(D)A、100, 250 B、150, 350 C、50, 200 D、50, 300.粒度小于300mm的煤样,缩分至3.75Kg之后,如使之全部通过3mm筛,则可用二分器直接缩分出不少 于100g和不少于(D)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和作为存查煤样。A、 400g B、 450g C、 500g D、 700g三、判断题(

8、第2140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X ”。每题1。 5分,共30分)1、煤样九点取样法只适用于全水分煤样,并且全水分煤样粒度要小于25mm。(X)2、子样质量决定于被采样煤的最大粒度。()1、对某一采样单元来说,子样数决定采样精密度,而与所采样品有无系统误差无关。(X )。3、在制样过程中,试样的缩分可以用机械方法,也可用人工方法进行。(4 )在试样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粒度越小,颗粒数越多,缩分误就越小。(4)11、采样单元是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煤量,一批煤可以作为一个采样单元,也可以根据规 定划分若干个采样单元。12、商品煤的最大标称粒度为50nmi时

9、,应采取的子样质量为1. 5kg。( x )商品煤的最大标称粒度为13nini时,一般煤样和其用煤样总样的最小质量为25kg。(x)14、子样质量超过规定值后,子样质量越大,越能提高采样精密度。(x )6、商品煤存查煤样,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一般应保存1个月,以备复查。(x )煤堆上采样时,根据煤堆形状和子样数目,将子样分布在煤堆的顶、腰和底上,于表面直接采取o(X)18、用九点法取全水样后的余样也可用以制备一般分析试验煤样。(X )19、当煤样需要多次通过二分器缩分时,每次缩分后,应交替从两侧接收器中收取留样。(4 ) 采样时采样铲必须靠着采样坑斜坡底部垂直(或成一定倾角)用力插入,为了保证每个

10、子样量基本一致当采样量偏 大时可以适当扔掉一部分后再装入盛样桶内。(X)联合制样机缩分出的全水分煤样必须用九点法取全水,不能用二分器缩分。(X)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前必须将煤样掺合3次。(X)制样的标准筛中包含孔径为25mm、13mm、6mm 3mm 1 mm和0.2mm的圆孔筛。(X)缩分可以在制样的任意阶段进行。(V )测定全水分的煤样可由水分专用煤样制备,也可在共用煤样制备过程中分取。(”)四、简单题(第41题,每题10分,共10分)1、九点取水法的操作要点。(1)粒度度要小于13mm0(2)用堆锥法将试样掺合一次后摊开成厚度不大于被取煤样标称最大粒度3倍的圆饼状。(3)用十字分样板或其它

11、工具在煤饼上划出两组正交线,两组正交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4)在煤饼中心一个点,在煤饼第一个正交线上半径的7/8处取4个点,在第二个正交线上半径的1/2处取4个点。(4)的取样量要相等,如取样量不足只能在煤饼中心的一个点继续采取五、论述题(第4142题,每题10分,共20分)1、目前采样室送来一重量为32kg的机采煤样,其粒度已达到6mm,设计制样方案,制备出 全水分煤样(1.25kg)、分析样(不低于100g)、存查样(不低于700g)。(20分) 答:1.用6mm的圆孔筛子过筛此煤样,将筛上物破碎直到彻底过完6mm圆孔筛子。2. 用6mm二分器将过完筛的煤样缩分2次,留下8kg煤样,丢弃

12、24kg弃样。3. 将8kg的留样再次用6mni二分器缩分1次,其中一份4kg煤样利用九点取样法取1. 25kg 全水分煤样,或者用6mm二分器缩分出1. 25kg全水分煤样,立即将其送至化验室。4. 用3mm的圆孔筛子过筛将上一步骤中的一份4kg留样,将筛上物破碎直到彻底过完3 mm圆孔筛子。5. 用3nm的二分器缩分2次,得1kg留样,再将此1kg煤样缩分2次,分离出250g后留 下750g煤样作为存查样存放。6. 将上一步骤中余下的煤样收集起来(3.25kg)缩分5次,得到101g分析煤样。7. 将101g煤样送入烤箱进行空气十燥lh时间。8. 将已进行空气干燥后的分析煤样粉碎至0. 2mm以下的粒度,装入玻璃瓶子中送至化验 室。2.绘制共用煤样(无明显干燥)制备全水分和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程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