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064573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内外力监测技术一、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其位移变形1. 地铁深基坑特点地铁施工中,通常在地铁车站处采用明挖法进行 ,必然产生比较深的深基坑,对于有多条 地铁线路相交的换乘枢纽站来说,其深度更大,。相对于一般基础工程而言,地铁深基坑工程具 有许多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度大。通常在十米以上,对于有线路交叉的换乘车站其深度会更大开挖面积大, 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系统的设计、施工和安全保障带来较大的困难。(2)地铁往往修建在大型城市,而我国绝大部分大型城市位于沿海或滨江地带,这些区域 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很差,且施工期受地表交通影响非常严重,在软弱的地层、高

2、水位及其它 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深基坑,极有可能会产生土体滑移、深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 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至破损等病害,对深基坑工程自身及周边建筑物、地卜构筑物、 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3)施工周期长,且场地受限制多。地铁深基坑沿线往往有大量已建或正在建的高层建 筑、市政管线等,进行深基坑施工时除保障其本身的工程安全外,还需严格控制变形值,保障周 边建构筑物的安全。(4)因地而异。不同城市、不同地点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别,而且施工环 境及气象也各不相同,这些都直接影响深基坑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安全。(5)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地铁深基坑工程牵涉到土力学、岩

3、石力学、混凝土结构、钢 结构等的设计及施工监测技术,必须选择合理的设计及施工参数、方法来组织施工及安全防 护。(6)施工与设计相互关联。地铁深基坑工程对技术要求高,施工与设计必须相互协调, 在设计时就要对施工工艺、支护方法、支护结构变形及受力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以施工影响 设计。(7)对深基坑的支护技术要求高、方法多,深基坑支护的方法主要有、地下连续墙、预 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木支撑、拉锚、抗滑桩、注浆、喷锚网支护法、人工挖孔桩、各种桩 墙、板、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法和土钉墙法等,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方法非常 关键。(8)安全隐患多,事故多发,一。由于影响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因素很多,甚至有

4、些是随机 性的因素,使得国内外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2. 深基坑支护方法 基坑施工方法大致可分为无支护开挖和支护开挖两大类。基坑施工中无支护开挖工艺是 一种很简单又很经济的施工方法,只要在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空间放坡 ,基坑周边环境简单,且 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时,往往优先采用。支护开挖则刚好相反,这种方法通常在基坑周围预先建 造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然后才一能开挖土方,有时为了增强围护结构的刚度,还会 设置内支撑或拉锚。对变形控制严格、周边环境复杂的大型深基坑工程,必须采取支护开挖 的施工方法。深基坑围护结构主要需承受侧向土压力及水压力,还有可能承受邻近建筑物基底压力、 施工荷载、

5、地面堆载、车辆荷载等周边环境引起的附加压力。按照围护结构所受土压力的性 质,可将基坑支护分为被动支护和主动支护两类。深基坑围护结构被动支护是一种传统的支 护方法,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排桩式围护墙和撑锚体系。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安全等级的深基坑,并可进行逆筑法,施工,墙体既可 用于深基坑施工时的临时围护墙,又能作为永久的地下结构,而且在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小,因 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时必须先施工就位刁能进行深基 坑的开挖,其施工方法是先分段开挖一狭长深槽 ,再吊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从而筑成一段 钢筋混凝土墙段,最后将各墙段连接起来而形成连续的地下墙壁。排桩式

6、围护墙可采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钢板桩等桩型,围 护墙就是将桩按队列式布置而组成的墙体。排桩式司护墙的布桩方式有柱列式排桩围护墙、 连续排桩围护墙、双排桩围护墙等。撑锚体系包括内支撑、拉锚两大类。内支撑设于深基坑 内部,山支撑、腰梁、冠梁及立柱等构件组成,通常与围护结构联合使用,作用是承受深基坑围 护结构传来的水土压力并大幅增加支护结构刚度,在周边环境复杂的待开挖软土深基坑中,内 支撑与围护墙联合支护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施工安全可靠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如果深基 坑周围条件许可且工程地质较好,可利用坑外拉锚增强围护墙的刚度,但其可靠性较内支撑方 式略低。深基坑主动支护包括水

7、泥土墙支护、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冻结支护、拱形支护等支 护型式,是一种从物理、化学和几何等途径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深基坑周围土体自支撑能力的 新型支护方法。此外,在一些传统支护结构的基础上,近些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施工方法得到应用,如 SWM工法、MC桩,以及多种支护结构的组合施工方法等。3. 深基坑变形模式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围护结构内部土体不断挖出的过程,实际 上是一个深基坑内部土压力不断减小的过程,由于土体开挖导致应力释放,致使周围土体侧 移和深基坑发生变形,重新达到应力平衡。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方式主要有:深基坑围护结构 侧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研究表明,这三种变形是相互关

8、联的系统。下图1 为深基坑变 形方式图。图 1 深基坑变形方式4. 围护结构稳定性对于围护结构影响其稳定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a)支护结构刚度不足或截面尺寸过 小;(b)基坑超挖;(c)锚杆断裂;(d)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引起周围建筑物损 害。其表现形式如图2 所示。劭結构 I琳过犬图 2 影响围护结构德定的因素(a)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结构的支撑刚度不足或截面尺寸过小,导致支撑 受到的侧压力过大而出现折等断;(b) 基坑超挖导致围护结构发生踢脚破坏等;(c) 锚杆断裂导致围护结构受力过大而出现较大变形;(d) 围护结构刚度不足等引起变形过大等。 从上述分析及综合研究表明,

9、基坑的围护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护结构的刚度、截面尺寸,基坑超挖,围护形式及围护刚度等有关系。5. 深基坑围户结构的变形5.1 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按其变形的模式,一般分为四种形式,如图3 所示。( 1)弓形变形 在软土较深厚的地区,弓形变形以有支撑的围护结构,当其围护结构插入土体中的深度 不大时,围护结构变形向坑内拱出,有明显的弯曲点,不一定有反弯点,但若有的话,反弯 点以下曲线长度很短。( 2)深埋式变形 由于围护结构埋设较深,上端的变形较大,下端变形较小,大多数深埋的围护结构都是 这种变形模式。( 3)前倾型变形 由于墙顶位移较大,变形曲线呈倒三角前倾,在墙底有时还会出现回翘现象,这主要是

10、由于基坑顶端没有设置支护结构或设置支撑不及时时出现的情况。( 4)踢脚型变形 这种情形一般发生于软土深厚游泥地区,由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相比开挖深度不够,使 得底端发生较大位移,出现围护结构墙脚位移较大的踢脚变形。支撑(旷弓形旻殆曲线b-深埋式变形斷线 A前倾形变形曲线L1-踢瀚彬变形曲线)图 3 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围护结构变形的四种模式主要是产生变形因素的改变,但主要是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的原 因。设置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深基坑施工的稳定与安全。采取不同的围护结 构时,对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的设置较短时能够取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因为围护结构是大多数 情况下无法回收;而设置围护结构较短时,对基坑

11、的稳定和安全又会带来影响,因此,保证 合适的入土深度要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5.2 按变形方向分,围护结构的变形可以分为水平变形与竖向变形。(1)水平变形由于深基坑工程坑内土方幵挖使围护结构内侧原有土压力消失,而安置的支护结构承受 上部土体外侧的土压力,因此,支护结构向内侧产生位移。深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一般分为 悬臂式位移、抛物线性型和综合性。如图4 所示。图 4 支护结构变形形式当基坑开挖较浅且在未设内支撑时,不论釆取何种支护结构形式墙顶位移最大为悬臂式 变形状态;在开挖深度向下发展的过程中,开挖上方架设内支撑,由于上方得以固定,中间 没架设支撑的位置的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出现突向坑内呈抛物线形

12、式。(2)竖向变形基坑内土体开挖使得下层土体应力释放会使得围护结构有向上升的趋势,由于支撑等有 向下的位移趋势,因此,出现上升下沉均有可能;一般在实际的工程中,墙体的竖向变形往 往是可以忽略的。二、深基坑围护结构内外力监测技术 此部分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长春火车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广场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 的监测来说明。1. 监测内容 本文对长春火车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广场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监测主要依据建筑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对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监测的技术要求。利用科学 的施工监测方法和手段,在科学计算和数据的指导下,确保基抗施工的安全。考虑到本基坑 工程周围环境的

13、性质和安全等级,确定基坑围护结构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桩顶位移监测 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是深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监测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对围护桩进行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掌握围护结构在基坑施工期的平面变形情况。将其与设计状态进行比 较,可分析基坑施工对基坑安全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围护桩顶水平位移数值可以 作为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基准值。围护桩项水平位移一般使用全站仪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 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基坑安全性进行评估。(2)围护结构沉降 围护结构沉降也是反映基坑安全的一个指标,当支护形式为放坡、土钉墙、水泥土墙时,围护结构的沉降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沉降监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仪

14、进行量测。由于本文中 项目采用的是密排桩形式,其沉降量很小,因此,不作为围护桩结构监测的重点。(3)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后,将起到平衡基坑内外的水土压力的作用。围护结构在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会发生侧向变形。为了掌握围护结构的在不同深度上各点的侧向变形,即 水平位移,可通过围护结构的测斜监测来实现。围护结构的测斜监测一般使用活动式测斜仪 进行监测。(4)桩内应变监测 对围护墙体内力监测主要是针对围护桩体的弯矩监测,通过测试围护桩体内的主筋受力情况,来分析支护结构承受的弯矩,以防止围护桩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支护结构破坏。钢筋的 受力测试可使用钢筋计。由于要监测围护桩体的弯矩情况

15、,因此在钢筋计布置时,应在围护 墙体的墙前、墙后成对布置,并沿围护墙竖向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对。(5)围护结构锚索轴力监测 锚索轴力监测可校核实测拉力与设计计算拉力的差别,及时发现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基坑安全事故。锚索轴力监测一般采用锚索计, 安装在锚索锚头下。2. 监测方法2.1 桩顶水平位移监测(1)测点的埋设及布置基坑围护桩桩体监测点设在围护结构冠梁顶上,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 的要求,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20 米,且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少于 3 个。本文先择每隔 15 米设一点。浇冠梁砼时预埋15 cm长的20钢筋,钢筋头露出地面15 mm

16、,钢筋头磨成半 球状并刻“十”字,作为水平和竖直位移的观测点。埋设测点时用经纬仪控制,使同一条边 测点尽量埋设在同一条直线上。(2)监测方法 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和垂距法进行监测,按照二级位移观测精度进行观测 二级测角网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 1 测角控制网技术要求等级最弱边边长中误 差平均边 长测角中误差最弱边边长中误差二级3.0mm300m1.51:100000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对位移观测点的观测,宜采用 2”级全站仪,按照 1 测回观测。方向观测法的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2 方向观测法限差仪器类别两次照准 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