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06213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阅读(60分)(一)字词积累(2分)1.下列选项中没有任何错误的一项是( )A.心有灵犀 鞠躬尽瘁 有益身心(y) 癖嗜(p sh) B.磨顶放踵 废寝忘餐 掮客术(qin) 泱泱然(yng)C.简明厄要 危言耸听 猝然长逝(c) 临帖(ti) D.专心致志 销声匿迹 优胜劣汰(li) 踌躇(chu ch) (二)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 。(论语)3.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4.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5.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6. ,对酒当歌, 。(柳永凤栖梧)7.老子在知人者智中,论到想要长寿的人需要行为符合于道,并且不丧失自己本分的句子是: , 。8.“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生丹心照古今”这幅对联化用了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两句诗。9.李白曾写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诗句,借以表达渴望得到明君赏识的愿望。同样,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1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诗句是: , 。(三)文言文阅读(13分)(甲)阅读上枢密韩太尉书回答问题。(8分)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

3、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4、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学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

5、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1.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1分)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气之所形( ) 气可以养而致( ) 见乎其文( ) 北顾黄河之奔流( )13.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1分)14.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条件是“养气”,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哪几个例子?(2分)1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你认为他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请说清理由。(2分)(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何为大丈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6、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孟子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1)往之女家( ) (2)贫贱不能移( )17.请用原文回答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在为人处世上有哪些具体体现?(2分)18.本文的思想对你的为人处世有哪些指导意义?(2分)(四)现代文阅读(25分)惟有少年心昝圣骞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

7、只听“刺啦”一阵响。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摩着它的苍老。天青色的封面泛灰得很厉害,边角都磨成了弧型,突得盖不住下面的书页。封底已经没有了,两根锈光了的书钉还在坚持。几道灰白的褶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10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才,五岁就进了妈妈担任校长的小学里。那时的农村小学还是五年制,十岁小学毕业已经不慢了。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8、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有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 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我不敢用力,却又很想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就压在课本上。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还记得,当时是很在意有没有把老师的讲解完整记下来,所以也不管盖没盖上课文,只是急速地写。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

9、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其实到了现在对这些课文仍然愚钝得很,何况那时年幼呢?“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那是哪里懂得这些文字含义的深邃?老师说好,就用打着圆圈的线画了出来,当堂背得滚瓜烂熟却也不认为有多好。当众朗读,是那是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

10、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有人认为是“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飞色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印象颇深的倒是两位老师的朗读。“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是一位吴姓老师的朗读,语调里淡淡的忧伤和略带忧郁的眼神,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疾言厉色、煞有介事。我记住了这位姓潘的语文老师,也记住了贾雨村的虚伪。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

11、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记得在学生中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学生用红笔是对老师的不敬,不能用红笔写人名。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相比规规矩矩、老成持重的蓝、黑色,红色自然醒目得许多。纸上醒目换种颜色就行,人生的醒目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想我以前哪里是个能在板凳上安安稳稳一坐四十分钟的孩子!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

12、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就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童年依依,昔我往矣,童心邈邈,今我来思。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选自散文2020年第2期)19.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尽量( )烙印( )愚钝( )煞有介事( )20.请就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加点的句子进行

13、赏析。(3分)21.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请结合文章第3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3分)22.快乐的往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当时读过的课本上找出了哪些童年踪迹?(4分)23.作者既然说“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就应该对自己“眉飞色舞”的朗读记忆犹新,而他却说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深刻的倒是两位老师的朗读,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两位老师的朗读有什么特点?(4分)24.文章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25.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童年学习生活的几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少年心:有对文章囫囵吞枣的茫然,有对含义深邃的文字的不解,有语文课上当众朗读的快意,还有老师眼皮底下的快活请结合你的童年体验,谈一谈你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学习生活片段?(5分)(五)名著阅读(5分)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