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06114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杂技博物馆布展大纲中国杂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是灿烂悠久的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粹艺术中最具有活力,最贴近民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显示人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特殊驾驭能力。 它 的发展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濮阳杂技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 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于濮阳东北庄杂技博物馆的布展工作必须把握主题,围绕实 现文化内涵之要求,即既要有我国杂技发展的源远流长, 更要有我国 杂技内容包罗万象,技艺精湛,无奇不有之介绍,还要有反映濮阳东 北庄与杂技发展的渊源,以及它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同

2、时,既展示杂 技在中国社会发展上的精神和贡献,也要展示它的文化艺术造诣与成 就;既要体现杂技发展的趋势与现状,也要体现杂技与其他门类融合 的艺术底蕴。在展示手段上,可考虑以传统的手段为基调,结合现代 科技表现手段,具体可按每个功能区的特点加以设计。在布展设计时 要注意体现杂技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史料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内容的 知识性和完整性,结构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展区的和谐感和休闲性。一、功能定位东北庄杂技博物馆布展后,应兼具教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 功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教育基地重要作用,建成文化旅游经典景 区。二、基本原则杂技博物馆的布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3、:(一)突出一个主题杂技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不仅是历史、是传 统,更是基业、是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二)把握一个根本体现以人为本;陈列主题的确立,陈列原品的选配、陈列形式 的设计都应以满足教育文化的宣传、优良传统的继承、学术研究的需 求,并考虑主要观众的需要,并为游客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参观游览 环境。(三)注重“二个结合”一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各种场景的恢复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二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陈列的创意、设计和手段要能充分反 映陈列的内容。(四)表现四个方面一是表现杂技艺术的悠久历史。二是表现杂技中的民族独特风格和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三是透过杂

4、技表现出我们民族坚毅、乐观、勇敢、豪放的性格。四是表现杂技的文化艺术造诣与特殊性。三、布展方案总体构思:杂技博物馆的布展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古代杂技之回顾与前瞻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杂技之继承与创新第三部分为:濮阳东北庄杂技之地方特色重点:展现杂技之新、奇、险(重点展示古代杂技部分)四、设计思路(一)、东北庄杂技博物馆设计思路:(1)体现展厅设计的个性化。根据陈列体系和内容,对展厅进行合理分割,每一个展厅可以采 用不同的版式、色调、光线,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暗衬,营造出 特定的氛围。组合文物、图片、照片、雕塑、复原景观,以及引入视屏、声光 电、多媒体等先进科技手段,使整个展示融合

5、成一体,力求实现内容 与形成的和谐统一。(2)展柜根据文物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制作精美、仿真、大小 适中。(3)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手段。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等技术手段, 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运行 的可靠性、安全性、趣味性和操作的简易性,日常的运转和维修方便。(二)、根据展厅容量及游客参观线路安排确定各展厅具体布展位置。 参观流线做到顺畅、连贯、易辨、不交叉、不逆流、不漏看,以顺时 针方向参观流线,走向科学、合理。五、全馆陈列大纲内容(一)序厅观众进入展览的总入口,一篇简要整体简要概述杂技的序言和 造型结构设计,以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映入眼帘。 主体设计形式秉 承传统样式,同时结合装

6、饰设计艺术,做前所未有的创新。杂技是一种以表演各色技巧为主的表演艺术。 古老的中国杂技萌 芽于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兴盛于汉唐艺术盛世,宋 代逐步走向民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 下,中国杂技艺术获得了全面发展和全面繁荣。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杂技走出国门,融入世界马戏杂技艺术大潮,并引领其向前发展。序厅之后,观众进入图片资料及实物场景陈列部分。 主要内容包 括: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杂技之回顾与前瞻一、杂技艺术的萌生远古走来的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伴随着 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完善。具体形式:1,从劳动技能中走来的杂技一一飞技板、舞流星2

7、.从农牧生活中走来的杂技马戏与动物戏3 .从战斗生活中走来的杂技一一蚩尤戏、角抵戏4 .从祭祀活动中走来的杂技一一巫舞与杂技5 .从游戏娱乐中走来的杂技一一投掷节目的鼻祖“击壤”图:云南崖画一舞弄流星索角抵戏一明刻三才图绘巫舞纹铜壶二、先秦蚩尤戏与民间乐舞游戏的新兴具体形式:1 .蚩尤戏与抗鼎2 .弄丸与跳剑3 . 口技一一鸡鸣叫关、吴广效狐4 .投壶5 .驯兽与乔装动物戏图:汉代蚩尤画像石、兰子弄剑图、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铜纹饰 中的投壶图、古代投壶礼仪的投壶之式、鄂伦春族的驯鹿、战国鸳鸯 形漆盒上的乔妆舞等物:新石器时代刻花纹红陶球战国青铜筒形投壶三、秦汉时期百戏杂技的盛行与充实具体形式:1

8、 .倒立、柔术与筋斗2 .都户寻槿与履索(走丝绳)3 .钻圈的鼻祖 冲狭燕濯(用竹席卷成筒状,表演者从中快 速穿过,由于席筒狭小,人们把它叫做“冲狭”;在纵身穿过时,犹如燕 子掠过水面般的轻巧,因此又加上“燕灌”二字)4 .跳丸与跳剑5 .耍坛与旋盘6 .马戏、斗兽与驯兽7 .象人之戏8 .幻术9 .滑稽表演一一傀儡戏图:东汉槿技画像石、东汉绳技画像石、汉代弄剑与踏杯舞图、 汉代盘旋图壁画、西汉鎏金双人盘舞扣饰、汉代骆驼戏画像砖、汉代 戏鹿画像石专、东汉象人豹戏画像石、反映汉代神仙境界的雷公画像石 等物:西汉彩绘纹乐舞百戏佣东汉彩绘击鼓俳优说唱陶俑东汉灰陶俳优说唱佣四、三国两晋百戏杂技南北朝的

9、交流与融会具体形式:1 .鼎技与燕戏(百戏杂技基本功中的“倒立”技艺,即现代杂 技中“拿大顶”)2 .槿技与高余亘3 .手技耍弄4 .马戏和动物戏5 .乔装之戏6 .黄龙变与奇变之乐7 .滑稽之戏图:西魏掷倒伎壁画,北凉伎乐倒立百戏壁画、北魏齿槿技与弄 丸石棺浮雕、杂技中的飞刀技艺、魏晋木雕彩绘斗鸡图、晋代斗鸡图、 曹操发兵皮影等物:汉、魏七盘舞杂技画像砖北齐彩绘滑稽舞蹈陶俑晋代斗鸡图五、隋唐五代时期散乐与宫廷杂技的繁荣具体形式:1 .教坊与大醺2 .叠置技与形体技巧3 .空中技与呈力技(以戴竿、走绳为代表的空中平衡惊险技巧)4 .技巧耍弄5 .胡旋、绳舞与流星6 .舞马与驯兽7 .五方狮子(

10、乔装动物戏)8 .幻术图:唐代舞乐图壁画、唐代舍利子盒乐舞图、唐代舞乐女伎人壁 画、唐代舞乐图壁画、唐代宴乐舞蹈图、唐代四人重立图、唐代跟斗 倒立图壁画、唐代神娃登绳弄玉图、唐代托举力士石雕图、唐代弄玉 图、16世纪狮子百戏图壁画、唐代饮刀子舞、唐代吐火表演、唐代 卧剑上舞图壁画、唐代入壶舞幻术图物:唐代彩绘侏儒陶俑唐代三彩百戏伎乐佣唐代戴竿图唐代石椁线刻乐舞图唐代彩绘马戏泥佣六、宋辽金元的村落百戏的盛行具体形式:1 .诸军百戏2 .村落百戏3 .投坑与跳索4 .杂手艺和踢弄5 .乔戏6 .马戏、象戏与小动物7 .手法幻术、撮弄与藏挟8 .烟火与灯火9 . 技图:宋代瓦子内说书、辽代百戏散乐表

11、演壁画图、杂技戏孩图页、 三才图会、古代的旋花碟、宋代蹴鞠图、顶宝塔碗图、百子嬉春图、 大傩图、二骏图、古代的烟火球、走马灯等物:金代百戏灶火跑竹马砖雕元代百戏艺人舞佣元代乐舞杂技乔戏元代口技乐舞 宋代瓦内说书图七、明清时期杂技体系的形成具体形式:1 .江湖杂技2 .皮条、杠子与走绳3 .蹬技与力技4 .杂手艺和踢弄5 .车技、浪桥、蹦床与绳鞭6 .明春和暗春(口技)7 .马戏、驯兽和禽戏8 .木偶戏物:钻火圈图、耍坛子图、耍碟图、飞刀图、清代跳灶王图、 北京清代走会图、普庆升平图、连皮条杠子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耍钢叉图、清代车技图、幻术吞刀图、变戏法偷桃、鱼龙变化图、现 代魔术一一电视大

12、变活人,明代猴戏图、明代走象奔马图、黔苗图说 白苗斗牛图、牛斗虎、耍耗子图等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杂技之继承与创新一、1840年到1940 奄奄一息二、1949年到1966 推陈出新三、1966年到1978 革命杂技四、20世纪70 年代以后一一百花齐放当代杂技精品:1,划时代的杰作单手倒立2 .银色畅想一一女子抖轿子3 .东方天鹅一一芭蕾对手顶4 .青春的旋律一一滚环5,顶碗皇后一一夏菊花6 .世纪之星一一柔术滚杯7 .空竹花旦8 .绸调一一蓝色畅想9 .活灵活现一一舞狮子此展区可参考做场景恢复、现代展示手法。第三部分为:濮阳东北庄杂技之地方特色河南濮阳兼具“中华龙乡和杂技故乡”的美誉。濮阳历

13、史文化 悠久,源远流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在濮阳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震动海内外,被国内外考古界 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被命名为中华龙乡。濮阳的杂技渊源,人类驯养动物,最初目的是使之作为劳动的 帮手,后来发展成为祭天敬祖仪式中的部分节目, 于是出现了驯养动 物的杂技表演。史记,夏本纪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的后裔,生于 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拳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负责驯 养夏朝第十三帝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 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

14、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 了鲁阳。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 尊为龙姓始祖。据东北庄刘氏族人世代相传,东北庄刘氏是我国夏代 帝王孔甲所封得御龙氏刘累的后代。据濮阳县志记载: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兴平元年,曹操 与吕布大战于濮阳,两军相持百余日,致农耕荒芜,时值大旱,双方 军粮恐慌,各自退兵。后建安三年,曹操打败吕布,并将其缢死。相 传吕布死后,葬于吕楼,家族衰败,吕布之弟便流落市井卖艺,被东 北庄自奉为杂技始祖。从此吕楼多有杂耍卖艺之人,这也是东北庄杂 技的渊源由来。濮阳杂文化技扎根基层,来源民众间,群众基础更是广泛深厚 其杂技享

15、誉在外,濮阳市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 中国杂技南北两故 里,中国杂技之乡。东北庄杂技起源于三国时期,形成于明朝初期, 鼎盛于清朝末期。东北庄村东有一大土丘,据村民说是“吕家大坟”, 即三国时期以勇猛著称的武将吕布之墓。 传说吕布年少时遇洪灾,情 急之下用武术表演养命立身。自此一个新的行当便演绎下来,也许就 是杂技的雏形。东北庄村从事杂技的人家,以先后而论,刘姓最早, 乔姓次之,李姓最晚。一i、刘家班代表人物一一刘金祥、刘来祥、刘元祥、刘风祥明朝初期的“刘家班”,就以家庭为单位闯江湖卖艺,搭地摊,设明场表演打拳、杂耍、玩猴等节目。清朝中后期,“刘家班”也有很大发展。嘉庆年间,刘金祥、刘来祥、刘元祥、刘凤祥四兄弟比较 有名,其中有“刘二花枪”之称的刘来祥更是名扬江湖。宣统年间, 刘新月、刘甲臣、刘天佑、陈登玉、李公鸡等组成的“老虎棚”演出 也盛极一寸。二、乔家班代表人物一一乔恩海、乔治清清朝乾降年间,“乔家班”兴起,代表人物是乔恩海。道光年 间,乔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