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老师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05727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导学案老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导学案老师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导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 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 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 、不(否)两个通假字。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读、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 【学习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正确

2、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学习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说 ”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 ”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 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作者】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 “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郎 ”。死后谥 “文 ”,故又称 “韩文 公 ”,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苏轼又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 定

3、。 “古文运动 ”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 “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 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 “言之有物 ”的古文也要 “师 其意而不师其词 ”“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 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一、整体把握、认真阅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句读( )或不焉() 官盛则近谀() 郯子()师襄( )苌弘()老聃()李氏子蟠()六艺经传()作师说以贻之()二、夯实基础

4、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义: _今义: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 _所以: 受: 惑:活用情况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活用情况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 今义: 师:活用情况 句式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 夫 _ 庸 句式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 之 无 句式三、内容探究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老师的作用是 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四、巩固练习1、文言词积累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惑而不从师吾从而师之之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吾从而师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师

5、之所存也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2、翻译第一段五、拓展延伸】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 、 ;“五经” 是指诗、 书、 、 、 。六艺 有两种含义,一种即六种技艺:礼、乐、 、 、 、 (礼仪、音 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 ;一种即六经: 诗、 、 、 、 、 。诗经六义 风、雅、颂、 、 、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第二段,夯实基础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 2、犹且从师而问焉焉: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 今义: 下4 、而耻学于师 耻:活用情况 而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 圣:活用情况 愚:活用情况 6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

6、乎所以: 其: 之7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其: 耻: 惑: 8、句读(读音 _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读音 )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句式 : 小学:古义: 今义:_ _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之: 师 耻10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则 而1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则: 12 、君子不齿 齿1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其:1 2_ 乃二、内容探究分析第 2 段: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试分析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这一段用了三组正

7、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 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 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身:耻学于师。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群聚而笑之。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8、怪也欤! 三,课外巩固1、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文。(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而耻学于师。(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2、翻译文章第二段四、课外延伸。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出自于列子汤问 :“抚节悲歌 ,声振林术 ,响遏行云。” (注释:行云:飘动的云彩。讴:唱歌。郊衢:郊外大路旁。抚节:按着节拍。 ) 试翻译这个典故:思考:说说你阅读本片段所领悟到的从师的态度或教育的艺术。 (点拨:即学

9、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第三课时一、夯实基础,掌握文言知识1、圣人无常师常: 师: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 徒 ,其贤不及孔子。师: 之: 3、翻译句子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 4、六艺 经传 (音:)皆通 习之六艺 :通:5、6、不拘于时 文言句式: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学于余 文言句式: _嘉: 以: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二、合作探究 第三段和第四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分析第 3 段: 本段的分论点是圣人无常师分析第 4 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

10、”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 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三、难点探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 认识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观念总结作者从师为学的进步意义,并就课文第三段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 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

11、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韩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传道 与 授业 。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 道 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 道 ,谁就是教师;谁有专 业 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他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反映了道德知识积累和教学的客观规律:闻 道在先,以 先觉觉后觉 ;攻有专 业,以知教不知 。这句话冲破了汉代 重师法家法的旧框框,解除了 弟子必不如师 师必贤于弟子 的旧

12、教条,提出了为师的新标准: 闻道有先 后,术业有专攻 。这是一种卓越的见解。这句话还包含有不耻相师 ,即 相互为师 的观念,提倡向更多的人学习,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 )学习。含有 能者为师 和教学相长 的意思,比学记所提出的 教学相长 又进一步: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明 确地提出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 的新思想。四、课后巩固,翻译文章第三段五、质疑与反思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领悟从师学习的意义。六、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 chu n,流传B作师说以贻 之贻:di ,赠送C授

13、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读: d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 y,阿谀,奉承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古之学者 必有师。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A 全不相同BC全都相同D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吾从而师之D乃大惊,问所从来年十七,好古文和现在的用法相同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45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

14、 耻学于师D不拘于时,学于余 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 、“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 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可以先叙后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