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社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04444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居住的社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居住的社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居住的社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居住的社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居住的社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居住的社区还记得在社区工作的第一节课时,老师让我们聊聊自己生活的社区,当时我还不 懂“社区”的概念,于是以为自己家乡所在自然村不足以称为“社区”。直到现在才知道,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虽然在自己的家乡社区生活了二十来年,但说实在的,一直以来给予的关注并不多。 因此,刚好借此次机会,对家乡生活社区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观察,从而重新认识自己 生活的社区。以下,我就从社区的的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活动为大家介绍我所生 活的家乡社区。1家乡社区的地域条件我生活的家乡社区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文亨乡亨明上矸自然村,它位于连城县南郊 5 公里,

2、国道 205 线,省道建文线在这里交汇,是连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南大门。显然的 我所在家乡的社区从地域型社区划分上来说属于农村社区。我们的自然村地处文川河上游, 地势平坦开阔,俗称连城的“小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7.9C,适宜耕 作。亨明村有耕地1563亩,山坡、河滩地1800亩。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过去农民除了 种田、养鱼外没有什么副业。当然,在前几年,村两委组织群众种植地瓜并加工地瓜干,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现在,大部分的农田用于种水稻和地瓜。在我们社区对面有一个小型 飞机场并有部队在此驻扎,时常可以听到部队训练和演习的声音,偶尔飞机起飞和降落的 轰轰声也可以将家里窗户的玻璃震

3、得抖动。总的来说,我生活的社区的交通比较方便,水土资源充裕,靠近县城,地理位置比较 优越,因此也较为繁荣。2家乡社区的人口要素我生活的社区是由多个人口较多的村庄组成的集村社区,因此相对于其他小村落而言, 家乡社区的人口数量与密度还是较大的。社区共有506 户居民,总计2360人。也与我们 家乡社区所在的自然地理位置以及生产技术的约束,社区的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要生活来源。就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所说,农民和土地有着不解之缘,土地是农民 的命根,而以农为生的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而今随着社区里人们视野的开阔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许 多的居民也外出经商和打工以,不再靠土地为生

4、了。因此,现在人口的流动比较大,在家 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此外,有些社区的年轻人和妇女到当地的地瓜干厂、砖厂上 班,白天基本只有老人在家。我们社区的居民基本上也是分布在公路和河流两侧,居住相 对集中。另外,从人口结构来看,社区总体的年轻人和小孩占较大比例,这与社区居民的 思想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农村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的残留,造成为生男孩而多生了几 个孩子,而计划生育对农村人口的要求较松也导致家庭中生育的孩子较多。至于在人际关系方面怎比较简单亲密,注重情意,民风较淳朴,但可能素质上不及城市社区的居民那么 高,但一直有在提升。所以,从我所在的生活社区的人口要素上看,还是保留了较多的农村的特

5、点,但较之 传统的村庄人口状况,还是有一定变化的。3家乡社区的组织结构状况由于我们社区属于农村社区,人口异质性低,流动性小,因此我们社区的群体和组织 也较简单化。我们作为一个乡土社区,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群体。我们社区里现在几乎不存在以大 家族聚居的方式,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独立生活,包括兄弟之间都很少住在同一栋房子里 我们社区还沿袭了以往的一些组织结构,将同宗族的居民划分为一组,这些大多都有血缘 关系。并且,同组的成员都聚居在周围。接下来,较大的组织就是村委会了,主要管理社 区内的大小事务。当然,我们社区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都建立在村正中且交通比较 便利的地方。其次,我们社区里还没有大型的超

6、市,但有很多家便利店,因而我们购买些 常用的商品也很方便,离家不远就有一两家。但如果我们需要买些非生活必需品(如家电 手机),则需要到县城购买,不过我们社区离县城很近,所以也挺方便的。此外,我们村 里还有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篮球场和小礼堂等等。总的说来,我们的基础设施还不 够完善,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4家乡社区的文化特征我生活的社区的文化活动很丰富,这当然也有一定得历史渊源。首先,我们都是客家 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客家方言。我们同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大多用方言,但出了本村大多用普通话交流,因此我们的普通话是较为流利和标准的。其次,我们 的风俗习惯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元宵节我们要舞狮游龙,要在

7、元月十五的晚上“接灶 神爷”;在清明节,我们则会做清明包(也称为草包);端午节要用特殊的草煎出来水洗 澡,并吃鸡蛋和蒜,以及喝雄黄酒(传说有避邪作用);“鬼节”要在房子周围插上点燃 的香,最好在大门口各立一把扫把;以及在冬至的时候,我们吃的是冬至包(类似于清明 包)而非汤圆等等。当然文字的叙述很有限,一口气也道不尽各式各样有趣的习俗。但毫 无疑问的是,这些传承下来的风俗将社区更多的人连结在一起,形成一股文化凝聚力。再 者,我们社区的婚嫁、入葬等有客家的一些独特的方式,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我们社区比较注重血缘和宗族关系,在邻里之间也经常地串门、聊天,并会相互给予 关注和帮助。民风也比较淳朴的,社区居民间关系也比较简单,彼此之间较为信任,所以 出入邻里家都较随意。因此,居民间的相处没有特定的公约和规则,主要靠文化和道德的 力量在维系着。从以上的四个大方面,其实可以大概地了解我所生活的家乡社区了。可能相对于很多 发达的社区来说,我们的社区有很多设施和建设不够完善和发达,还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 但不论如何,我们的社区也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而作为社成员的我们,应该努力去建 设好我们所生活的社区,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完备的社区建设。总之,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相信只要所有的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协作,一定可 以将我们生活的社区建设得更美好。09社工(2)班090702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