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04061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4题“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 是道为职业,庠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 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于斯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 文王既没,孔子有德无位,既不能使是道之用渐被斯世,退而与其徒定礼乐, 明宪章,删诗,修春秋,赞易象,讨论坟、典,期使五三 圣人之道昭明于无穷。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 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至宋中叶,周敦颐乃得圣贤不传之学

2、,推明阴阳五行之理。仁宗明道初年, 程颜与弟颐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 而后得之。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傅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 复余蕴。程颢教人从致知至于知止,循循有序。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 程颐以为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其不求诸己, 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凡诗书,六艺之 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 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3、。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节选自宋史道学一)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 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B.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 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C.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 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D.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 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4、确的一项是(3分)A.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 的各级官员。B. 庠序:字形中都有“广”,与房屋有关,西周时指地方官办学宫,也泛指 学校或教育事业。C. 五行:包含水、火、金、木、土,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及转化关系, 是一种系统观。D. 大学: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 子并称“四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道学之名可追溯到三代。三代之时,天子依赖道学执政,四方百姓依赖道 学处事,天地之间蒙受道学滋养,道学之名开始出现。B. 孔子对道学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其与弟子删订诗经,修订春秋, 注

5、释易象,讨论典籍等,希望将道学彰明显扬。C. 程颢程颐求道之志坚定。二人尽管辗转于儒释道诸家几十年,但未改求道 之志,后受业于周敦颐,最终融会贯通,学有所获。D. 朱熹对道学精钻细研。对于诗书六艺的文章与孔孟言论,无论是颠倒错乱 还是歪曲肢解,亦或隐晦不清的,他都进彳丁精细的阐发。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14、宋代儒学为什么能够超越诸子,接续孔孟的道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10、【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把握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 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

6、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 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或文言句式等。并且能通过选项 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解答】“大道”做“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察焉而弗精”与“语 焉而弗详”两句结构相同,故需要断开,排除C。参考句意:这样传到孟子。孟子死后,这个道就不传了。两汉之后,儒者论说大道,细察却不精要,叙述却不 详尽,异端邪说乘机而起,道学几乎到了大破坏的地步。故D正确。故选Do11、【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 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 和器物、古代音

7、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 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 和记忆。【解答】A有司:有关部门,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故 A错误。故选Ao12【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 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 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 括信息错位(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等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 多种情况。【解答】A道学之名开

8、始出现错,原文中是道学之名从何而起呢?故选Ao13、【解答】(1)(程颢)厌恶学习的人舍弃浅近的知识而致力于高远的知识,最终没有 什么收获。(2)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应当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把握文言句子里面的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关键词:(1)句中,“病”“卑”“卒”。(2)句中,“明”“治”。14、【解答】(1)周敦颐发掘圣贤不传的学问,推明阴阳五行。(2)程颢、程颐将周敦颐思想发扬并扩充,将儒学思想融会贯通。(3) 朱熹将二程思想发扬光大并对孔孟思想进行发掘汇总, 并使其井然有序。【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 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此题主要结合周 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对宋代儒学的贡献分析。注意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