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评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03803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卫星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球的卫星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球的卫星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球的卫星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卫星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卫星评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卫星月球评课勃利县东城小学 顾云燕朱林老师所讲的这节科学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 第 1 课。本节课朱老师要是按照课本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下去,肯 定是枯燥无味的,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积极性也不会高。新课标 强调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朱老师 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前提 下,创设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探究情景。朱林老师在引入时,从有关月球的诗歌,歌曲,以及故事传说 等方面入手,交流学生在生活中对月球的一些知识,使学生认识到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月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探究的 兴趣,并让学生结合教材调查分析汇报,培养学生自学能

2、力和自行 探究科学的精神。学生汇报后,朱老师立即提出你还知道什么,学 生在课前阅读教材并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朱老师 把这些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完成的 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让学生提出来,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抓住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和研究,从而使探究的气氛更加浓厚,学生 也真正成为探究科学和主人, 体现了洋思中学的 “先学后教” 。“当 堂训练”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 学生间的合作相互指导,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到了“堂堂 清”。朱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在 课堂中探究科学知识。他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

3、交流、互相讨论、这 种探究式的教学手段,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不仅学习到了 教材的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主动性,学到了教材内 没有的很多关于月球的知识,这也符合科学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的 开放性。朱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取得 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引导观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科学。观察是 思维的窗口,观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朱老师就充分 运用了这种方法。新课导入,让学生观看录像,并配上优美的音 乐和抑扬顿挫的朗诵,使学生产生无尽的遐想观察教材中的插 图,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表象。观察探月工具的变化。观察 学生

4、自己在课前搜集来的图片等等。这些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产 生浓厚的兴趣。2、激活思维,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科学。问题是引发思维的 动力。朱林老师的课堂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例如:探月历程中观月工具和手段有哪些变化?这些探月工具发展 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你收集 到哪些月球的信息, 这些信息分几个方面?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 学生积极动脑,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有裨、人益。3、指导信息分类,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科学。为了上好 这节课,朱老师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大量关于月球的信息,有图片、 有文字、有数据,这些信息要经过加工、整理、归纳、

5、分类,然后 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朱老师从:运动、起源、地形、表面、数 据等几个方面分类,然后制作我的“月球卡”。既动手又动脑,充 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科学教学的新理念。4、组织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科学。新课标提出: 合作与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朱老师把学生分 5 个学习小 组,学生在小组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知道自己和他人比 较的自信和不足。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尝试到了合作与 交流的乐趣,得到了伙伴的鼓励和认可,获得了成功与自信,这就 是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朱老师这节科学课,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月球的科学知识,也掌 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那

6、么,为了他 再上同样类型的课,重建课堂、生成新知,下面我对他的课堂教学 进行反思:1、对教师课前准备的重新思考 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备课、了解学生已有认识、 实验材料的准备、探究表格的设计等,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学习 准备的设计。例如,在教学时,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前的某些准备工 作做的不够到位、甚至没做,这样学生上课时就会无从下手,反思 自己布置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求,需要更详细、明确,更具操作性。 例如,要做月球卡片,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哪些工具(剪刀、便 签贴和固体胶)等。2、对学生活动时间的反思 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教师能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

7、时间、空间,学生能在活动中 有个性化的展示、制作和交流。科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要 阵地,教师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才能让学生有较好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依然要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交给学生。3、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反思(1)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在引入部分,教师过多的语言反而没 有把学生的兴致提起来,造成课堂气氛有点拘谨。如果朱老师能灵 活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直接切入主题月球,充分尊重学生实 际,进行真切交流,让学生放开地和老师一起交流关于月球的各类 信息:从文学到小故事,从古代到当今,轻松互动,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中,朱老师的设计、指导都比较朴素,但效果很好。(2)交流要面向全体。这节课朱

8、老师能和学生一起研究,但也 有不同的情况。在我们听课时朱老师选择优秀的小组进行全班汇 报,展示他们的月球卡,但是忽视了或者有意隐藏了欠缺小组的制 作成果, 如果朱老师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关注有问题的学习小组, 并蹲点在该组,予以更多的关注、指导并鼓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 的学生,使这些学生在得到指导以后也有不错的成果,在展示环节 中,教师也尊重了每一个小组给他们展示的机会。(3)关于课堂即时反应能力的思考。朱老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 和即时反应能力上略显不够。上课时,脑子里好像总是想着自己课 前的教学设计,束缚和禁锢了他的教学思维,使课堂显得程式化, 而面对不同学生反应出来的不同现状,朱老师的即时处理能力和引 导能力做得还不够到位。本节课的结尾部分,朱老师应该收回来, 做一个课堂总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重点掌握的知识是哪些。让学 生知道哪些是我收集到的最有价值的材料,让学生知道在制作“月 球卡”的时候,首先要做什么。当学生有余力的时候,对月球产生 浓厚兴趣的时候,再去填写我的“月球卡”。科学课不仅是课堂上的操作,更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及执 教者教学风格的成长过程。 综上所述, 朱林老师的这节课朴华无实, 注重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 习,学会沟通,学会品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