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03763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研报告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研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农村幼儿教育呈现蓬勃生机,但是农村幼儿教育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在发展过程仍有许多突出的问题。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幼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如今乡镇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次调研的对象是鲁中地区某欠发达乡镇的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S园),本次调研活动从S园的教师队伍现状着手,根据其教师队伍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一、S园教师队伍近年现状(一)S园成立至今教师队伍变化情况S园坐落于中国百强县的北部欠发达乡镇,成立于2002年。当时,全县教育事业积极繁荣,在政府的带头下,一些致力于发展教育的有

2、识之士,大力投资幼儿教育事业,最终合并各个村办幼儿园,整合最佳资源建成S园。S园建园伊始,按照省“十佳”和省级示范园的配备标准,设小中大18个班,教职工80余人,42名任课教师。S园在当时是全县各镇幼儿教育发展的标兵。随着该县经济的发展,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家长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幼儿早期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该镇外流儿童不断增加,幼儿园的班级规模呈逐年递减趋势,幼儿教师队伍也随之缩小。尤其是2010年县里公开招聘在编幼儿教师之后,S园幼儿教师骤减,仅在20112012的两年中,中青年教师辞职12人,2013年退休3人。(二)S园教职工队伍现状1.基本现状S园现有教职工43人,中层领导4名,

3、一线教师29人,后勤人员10人,其中代课教师24人,无保育人员。S园中大班各5个班级,每班配备2名教师;小班3个班,每班配备3名教师,均无保育员。中大班师幼比例为1:20,小班师幼比例为1:17。2.年龄现状S园一线教师29人中,4550周岁8人,4044周岁10人,3539周岁4人,3034周岁5人,2529周岁2人,2024周岁0人。老龄化趋势已日渐严重,年青教师资源不足。3.学历现状在这次调研中,我对全园教职工的第一学历做全面调查,结果显示,S园29名一线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人,是2010年全县招考分配过来的;专科学历的教师0人,中专学历的25人,高中学历的3人。部分老师有很强的

4、上进心,通过函授、自学助考、电大等形式取得了本科、专科学历的老师有6人。但这种形式取得的学历含金量不是很高,教师真正学习的时间很少,即使有相应水平的毕业证,其知识水平也有得不到提升。4.性别现状目前,S园的一线教师全为女性,园长及园内后勤主任、门卫等共计6名男性,他们不参与教学工作,只负责园内安全和后勤工作。5.职称现状据统计,目前全园在职教职工中,取得高级教师职称的0人;取得一级教师职称的2人,已全部聘任,但不从事教学工作,为管理人员;取得2级教师职称的3人,已全部聘任,仅有2人在一线教书育人;取得三级教师职称的1人,也已聘任。其余25名一线教师为代课教师,均无资格参与职称聘任。幼儿园的职称

5、评审依附于小学,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每年的申报评审都要和小学去竞争,且乡镇每年分配的晋级名额有限,基本是每年一个或两年一个晋级名额。因此,幼儿园的职称晋升特别难。6.待遇现状S园所在县实行的是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且与城镇教师统一工资标准的政策,但该政策仅限于在编教师。以2014年4月份S园教职工工资发放表为依据,代课教师人均月工资为1050元,在编教师二级教师工资为3600元左右。幼儿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明显,代课教师待遇偏低。综上所述,S园的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该乡镇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足有效发展。二、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流动性大,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教师缺口日益变大。 自成立至今,

6、S园经历了收编、改制的洗礼,教师流失近半,教师队伍不稳定,现在的S园教师紧缺现象十分突出。按幼儿园教育管理规程规定:幼儿园每个教学班需配备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S园一线教师29人,园内共有13个教学班,每班只配备教师,无保育员。班内一名教师如果请假,就需要管理人员临时借调解决,甚至是一个教师全天看护一个班级的幼儿。在S园代课教师以一种打工者身份为园方服务,教师们认为自己和园方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种关系给教师的流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以致在S园成长起来的年青教师,随意辞职离岗,去县城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这就使得该乡镇幼儿园教师队伍缺口逐年扩大。(二)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不合理。2002

7、年建园至今12年,最后一批幼师毕业生是2003年分配到园的,2010年至2013年三年间每年分配一名在编教师,此外再无一名师范(幼师)毕业生进入。如今在职的一线教师半数以上已年过40岁,早已不是从事幼儿教育的黄金年龄。多年来幼儿教师进少出多,致使S园内已没有了25岁以下的一线教师。这种近似“鸭梨型”的师资结构,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老教师虽责任心强,但知识陈旧、方法不新颖、缺乏创新精神、普通话不够标准等问题,严重影响S园教学质量。(三)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及乡镇幼儿教师的入职门槛低,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从S园的实际情况看,该园幼儿教师的大

8、多是附近村庄的代课教师,她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上岗证书,但多数没有教师资格证,其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她们年龄偏大、专业技能较差、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跟不上时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要。S园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在钻研业务方面缺乏上进心,保教工作上只求安全第一,得过且过,致使业务水平多年停滞不前。另外,S园家长基本都来自农村,他们眼中的幼儿教师就是保姆,只要保证孩子安全,让孩子在幼儿园吃好喝好,其他的忽略不计。这造成了S园教师缺少工作热情,看轻了幼儿教育工作。(四)教师队伍女性化,教学活动中性别化问题日益明显。幼儿教师队伍

9、普遍存在男幼儿教师的缺乏的问题,S园也不例外。本该培养幼儿勇气、胆量的健康体育类教学活动,在S园不是被忽视就是无法开展,女性幼儿教师的大环境造就了一批安静的“乖宝宝”,导致孩子的性格在成长的关键期产生不良的影响。(五)教师同工不同酬,代课教师待遇低,缺少社会保障,职业倦怠严重。S园办学性质属于股份制,一线幼儿教师60%是幼儿园雇用的代课教师,她们工龄大多在10年以上。由于办学性质和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她们的待遇与有编制教师存在天壤之别。代课教师月均工资在10001100元,S园没有严格履行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没有为代课幼儿教师办理相关社会保险。然而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为每月30005000元,“五

10、险一金”齐全。S园代课教师与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相差巨大,同工不同酬导致该园代课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致使她们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去。(六)幼儿教师晋职称难,工作竞争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受影响。幼儿教育虽属于基础教育系列,但不在义务教育之中,是各年龄段教育中唯一没有独立职称晋升系列的教育体系。幼儿教师的晋升依附于小学职称系列,职称评审完全按照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和条件进行,没有考虑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幼儿教师工作特殊性,很多在编幼儿教师无法达到小学教师晋升规定的条件,职称评审难以通过。幼儿园存在的大量代课教师,根本没有晋升职称的机会。幼儿园以合同工形式招聘教师,幼儿教师成为幼

11、儿园的打工者和雇佣工。这就让一线的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很大影响,工作时首先考虑对自己的发展有无好处,然后再去决定是否去做这项工作,工作竞争意识不强。三、对策与建议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大力发展和建设幼儿园的硬件,还要积极优化幼儿园的软件,打造一只优良的幼儿教师队伍,让优秀的幼儿教师利用先进的硬件提升相对落后的乡镇幼儿教育水平。(一)镇府要重视本土幼儿教育事业,拓宽师资来源。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当地镇府要对幼儿教育事业做出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镇教委在招聘教师时考核标准要严格,强调德才兼备、唯贤是举,不仅看教师的外部形象和社会关系,还要看内在素质,尤其要把

12、师德作为首要标准。教育部门定期向社会招聘年青、有活力的青年教师,补充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二) 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化幼儿教师性别比例。 政府应继续执行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工作的教师经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增加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专项财政拨款,拓宽幼儿园资金来源,扶持乡镇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步缩小同工的同酬差距,才能吸引男教师的加入,保证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协调。园领导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让后勤人员走进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本园的男性资源,为幼儿性格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对乡镇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激发幼儿教师的积极性。由镇教委组织,工会组织监督,鼓励在

13、职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教科研培训活动,如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园领导同时应积极开展园本培训及园本教研活动,组织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如园长推门听课、五项技能比赛、骨干教师教科研讲座、示范课、观摩课等来加强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让不同层面的教师在培训中得到提高。 建立科学的农村幼儿教师考核淘汰机制,包括教师德、智、体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乡镇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对基本能适应现行教学,但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不足的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再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如年纪大、体弱多病、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等,出台相应政策,让其离岗或转岗,加快乡

14、镇幼儿教师队伍更替步伐,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四)加强园际间的交流,“引进来,走出去”,更新乡镇教师的教育理念。各级部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教育事业多做调研、多做指导,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和方案,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园内领导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县市级幼儿园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通过现场辅导备课、设计各类活动、亲自上示范课等形式,帮助乡镇幼儿教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鼓励本园教师走出去,接受县级或市级甚至省级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间“引进来,走出去”等活动,来形成城乡之间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完善幼儿教师评审晋级政策。政府

15、应制定和出台系列的政策,单独设立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推荐晋升乡镇幼儿教师晋升职称时,给予一定的放松和倾斜,保障乡镇幼儿教师有一个宽松、公正的晋升机会,进而有效控制优秀幼儿教师流失到县城的问题,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六)以人为本,加大对乡镇幼儿教师的人性化关怀。由工会组织带头,组织系类活动加强对幼儿教师(尤其是代课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如:每年为全体幼儿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把对教职工健康问题的关怀落到实处;对家庭有突发意外的教师组织募捐活动,伸出援助之手,让每个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队伍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达到稳定教师队伍的目的。四、结束语 加强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去研究探索,更需要各级各类政府的广听言路,大力扶持。S园作为众多乡镇中心幼儿园中的一所,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代表性,如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幼儿园教育经费不足等。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承担着为一方水土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我们应以幼儿教育为重、用实事求是的理念,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前教育大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