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03248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作业规范流程编制指南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第十一条巷道名称、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的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第十二条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第十三条按比例绘制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第十四条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等。第十五条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容必须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第十六条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第十七条其他技术规定。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十八条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第十九条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

2、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第二十条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第二十一条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性分析。第二十二条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第二十三条其他煤(岩)层技术特征分析。第二十四条按比例绘制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二十五条常用的围岩分类参考表见附件1。锚喷围岩分级见附件2。第三节地质构造第二十六条描述巷道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第二十七条受冲

3、击地压威胁的煤(岩)层或应力集中区掘进,对施工的影响,应有技术分析。第二十八条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使用经定期验证的地质资料。第二十九条按比例绘制地质平面图、剖面图。按比例绘制瓦斯地质图。第三十条普氏岩石分类,见附件3。第四节水文地质第三十一条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第三十二条分析巷道区域的图纸资料,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第三十三条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及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第三十四条积水区域附近掘进巷道,应在掘进工程平面图

4、上标出其“三线”(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第三十五条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参考公式,见附件4;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参考公式,见附件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三十六条描述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第三十七条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第三十八条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原则:充分利用保护层,避开地质破碎带,避开应力集中区,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等。第三十九条巷道开口施工:开口方法和步骤,开口前的准备工作,开口附近的支护加固,一次成巷、支护方式等。第四十条巷道施工顺序:巷道为分段定向施工时,逐段说明巷道中线方向

5、、坡度、各段长度、与煤层的相对位置等。第四十一条特殊地点的施工:如车场、硐室、溜煤眼、交叉点、绞车房等,该巷道与其顶部或底部老巷道的岩层厚度,要将其空间位置、坡度和特殊要求描述清楚。特殊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绘制大样图,标出开口的位置、转变点、起坡点,平、竖曲线等计算数据。第四十二条按比例绘制巷道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开口大样图。第四十三条巷道断面形状及其适用条件参考表,见附件6。第二节矿压观测第四十四条观测对象:矿压显现明显、跨度大的巷道,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岩层中的巷道,破碎带的巷道,“三软”(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及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的巷道,不支护巷道,各类支护巷道等。第四十五条观测容:顶

6、底板活动规律分析;不支护巷道表面位移量观测,支护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及两帮变形相对移近量监测,支护质量动态监测,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测等。第四十六条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设位置,矿压观测方式、观测时段等。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现状况,安设顶板离层仪、锚杆压力指示仪等,对锚杆受力及围岩位移进行适时观测。第四十七条数据处理:监测数据与支护设计不符时,应重新计算,改进设计。第三节支护设计第四十八条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支护形式,选择支护参数等。第四十九条巷道支护设计,可采用以下办法。(一)解析法:根据巷道围岩的物理学性质、坚

7、固程度、地压作用方向及大小,巷道的不同用途、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与参数。(二)工程类比法:参照煤炭系统总结的经验,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岩)层矿压观测资料、支护方式与参数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三)围岩松动圈分类法:根据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及锚喷支护建议进行支护设计。第五十条巷道临时支护的方式:明确临时支护的方式,确定工作面与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第五十一条坚硬稳定的煤、岩层中巷道不设支护的条件和要求:(一)巷道开凿后,岩体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和位移。(二)巷道在整体均匀的岩层中,无冲击地压危险。(三)煤和半煤层巷道中,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四)岩体位移测定自然稳定,或有相邻矿井同

8、类地质条件不设支护的巷道为依据。(五)制定不设支护的安全措施。第五十二条复合顶板、软岩巷道或特殊地点需锚索时,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锚索长度及布置方式。第五十三条位于软岩中的巷道和受动压影响的巷道,采用柔性或可缩性支护形式,有底鼓的应明确防治办法。第五十四条按比例绘制巷道支护平面图、断面图。按比例绘制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第五十五条巷道支护分类,见附件7。主要支护型式参考表,见附件8。支护设计参考,见附件9。锚喷支护参数参考表,见附件10。坑木和钢材对照参考值表,见附件:11。第四节支护工艺第五十六条各类支护工艺及要求。(一)锚杆及联合支护。1.锚杆(锚网、锚索)的材质、规格、间排距、安装(包括

9、药卷的种类、数量及使用要求)、锚固力等要求;2.锚杆的孔位、孔深和孔径应于锚杆类型、长度、直径相匹配等要求;3. 锚网的铺设与锚杆或其他锚固装置连接牢固等要求;4.软岩使用锚杆或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等要求;5.喷射材料(水泥标号,速凝剂型号,砂子、石子的颗粒等),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出配比,混合料的搅拌、速凝剂用量、喷射工艺等;6.喷射混凝土的风压、水压、温度等;7.对粉尘浓度及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规定等;8.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9.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10.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二)支架支护。1.钢混支架:钢件和钢筋混凝土加工件的品种、制作形状、规格尺寸、强度、配件、背板、充填

10、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2.金属支架:支架必须构件齐全,撑(拉)杆、垫板、背板的规格,支架的顶部、两帮背紧、背牢、充满填实,安设方式等要分别要求,可缩性支架可缩量应与围岩的变形量相适应;3.备用支架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4.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三)砌碹支护。1.预制混凝土块、料石等规格,砌体厚度、基础槽深度、砂浆配比、强度设计、砌体壁后充填质量、砌体灰缝质量等;2.碹胎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结构尺寸、碹胎的间距、倾斜巷道迎山角度、支设方法、固定方式、脚手架设置等;3.砌筑碹体操作工艺、砌体顺序、一次砌体长度、砌体壁后充填材料选择、高冒区的处理方式等;4.备用砌拱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

11、存放地点;5.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第五十七条各支护工序的安排及要求。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第五十八条确定巷道施工方法。第五十九条巷道开口施工方法:从支设巷道开口临时棚开始,到支上固定棚止,施工顺序作必要的描述。第六十条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如:1、石门揭开煤层时的施工方法:放震动炮、打超前钻排放瓦斯等;2、硐室的施工方法:硐室位于类、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位于类、类围岩中宜采用分层施工法;3、交岔点的施工方法:交叉点位于类、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法,位于类、类围岩中宜采用分部施工法,位于类围岩中宜采用导硐施工法;4、倾斜巷道的施工方法:支架应有迎山角、支架防倒采用上、下撑拉杆,增

12、设防滑、防跑车装置,掘进、扒装机械固定等。第二节凿岩方式第六十一条确定凿煤(岩)方式。第六十二条机掘作业方式,截割顺序等。第六十三条炮掘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第六十四条描述全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掘进施工,不同的钻爆、扒装、运输方式等。第六十五条不同施工方式的机具、钻具、供电、照明、湿式凿岩(煤)、通风、设备布置方式等。第六十六条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巷道掘进,采取先抽后掘的施工方式等。第六十七条对掘、斜交、正交巷道时,必须有准确的实测图;当两个巷道接近时、斜巷与上部巷道贯通时的施工方式等。第六十八条绘制设备布置示意图。绘制掘进机截割顺序图。第三节爆破作业第六十九条爆破条件:巷道断面、顶板,

13、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第七十条掘进采用锚喷支护钻爆法施工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1、炮眼的深度为1.83.5m;2、周边炮眼的间距为350600mm;3、周边炮眼的密集系数为0.51.0;4、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2025mm。第七十一条爆破说明表:炮眼的名称、眼距、角度、深度、数量,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起爆方式、爆破顺序等数据。第七十二条炮眼布置图:标明巷道岩石的厚度,断面形状、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方向、角度,炮眼编号等参数

14、。第七十三条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注明采取的安全措施。具体说明光面爆破作业采取的措施等。第七十四条绘制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绘制装药结构示意图。第四节装载与运输第七十五条确定装载与运输方式。第七十六条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第七十七条煤、矸、材料、设备等的运输方式。第七十八条人员进、出工作面与物料运输安全隔离方式及要求。第七十九条耙装机固定、防滑、防出槽、机身照明方式,耙装机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距离等。第八十条小绞车及回头轮的安装、固定方式等。第八十一条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