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03246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法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法复习资料整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法(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商法概述考核知识点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中商主体及其商行为的法律规范总称。商法以商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特征:较强的兼容性(国内法、国际法、私法性、公法性) 技术性(伦理性的规范、技术性规范) 营利性 安全性商法的基本原则提高交易效率原则(时效短期化、交易定型化)强化商事组织原则(商事组织设立准则主义、有限责任、风险分散、财产维护、避免商事组织解体维护交易 公平原则(平等交易、诚实信用交易)安全交易原则(强制主义、公示主义、外观主义、 严格主义)商法调整的对象,是指营利性主体从事营业性行为所发生的商事关系的总和。 商法体系,是指商法的内在构成与结构。商法体系的具体构成是:

2、商法概述、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商主体:又称商主体或商人,是指具有商法上的资格或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有商法上的权利并承担商法上的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商主体的构成要素:商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必须从事特定的持续性的营利活动;所进行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特定性的商行为;应当进行登记,商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必须经过 国家机关特别授权程序。特征商主体是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行为能力的人商主体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的人商主体必须是专门实施商行为的人商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必须经过登记而取得商主体的分

3、类、商法对不同商主体的不同要求:1、商自然人、商合伙、商法人(商自然人:也称商个人,是指依商法的规定从事商行为,独立地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商自然人主要包括个体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商合伙:又称商业合伙和合伙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合伙人为实现营利性营业目的的,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商业联合体;商法人:又称“营利性法人”或“企业法人”,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并以其经营的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的商事组织。)2、法定商人、注册商人(法定商人,又称绝对商人,是指以法律规定的特定商行为为营业内容并经特殊程序设立的商主体;注

4、册商人,是指只需经过一般的商业登记程序设立,并在核准的营业范围进行经营的商主体。)3、小商人、大商人(小商人,是指从事法律规定的某些小规模营业性活动的商人;大商人,是指从事法律规定的营业性活动,并且规模、资金等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商主体。)商行为:是指具有商行为能力的商主体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性法律行为。商行为的法律特征商行为是商主体以营利为目的所进行的法律行为商行为属于营业性行为商行为是具有商行为能力的主体从事的营业性的活动商行为的分类:1、绝对商行为与相对商行为(绝对商行为,指依行为的客观性和法律的规定,无条件属于商行为的法律行为;相对商行为,指依行为的主观性和行为自身的性质而认定的商

5、行为)2、单方商行为与双方商行为(单方商行为,指行为人一方是商主体另一方不是商主体所从事的行为;双方商行为,指行为的双方都是商主体所实施的营利性经营行为)3基本商行为和辅助商行为(基本商行为,指直接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商行为,如买卖行为;辅助商行为,也称附属商行为,指行为本身并不直接达到商主体所要达到的经营目的,但却可以起到辅助以营利为目的的商行为的作用)商行为代理:是指商事代理人以营利为目的接受被代理人的委托,在委托的范围内以符合经济的原则同第三人建立商事法律关系,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商行为。特征商行为代理只能来源于作为商人身份的被代理人的委托商行为的代理人是依法成立的代理商,其代理权限相

6、对较宽商行为代理是有偿代理商行为代理不以“显名”为 必要原则。 商号:又称商业名称或字号,是指商主体在营业活动中所使用的与其他商主体相互区别的称号商号的法律特征1、商号是商主体使用的名称2、商号是商主体用以代表自己的名称,是商主体相互区别的外在标志3、商号是商主体从事营业行为时使用的名称商号与商标的区别:1、商标与商号的作用不同2、商标与商号的性质不同3、商标与商号取得的条件与程序不同商号权:是指商主体依法对商号享有排他性的专用权特征1、商号权具有区域性2、商号权具有公开性3、商号权可随商主体或商主体一部分的转让而转让商号的限制:1、商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2、不得滥用相关文字3、禁止以不正当为目

7、的使用商号商号的选用:1、商号或企业名称必须包含法定的内容,依法定的顺序2、商号的文字3、一个商号主体选用一个商号4、商号必须反映商主体的性质,与商主体的经营范围一致5、分支机构的商号选择应当符合法定的要求商业登记:是指商业发起人或筹办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依照法律所规定的内柔和程序,向营业所在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并被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登记的法律行为特征1、商业登记是创设、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的法律行为2、商业登记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3、商业登记是强化国家对商主体的监督和控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4、商业登记是一种公法上的行为,但产生私法上的效力商业登记的法律意义:1、商业登记是国家对

8、商主体的商行为进行法律调整的前提2、商业登记是维护商主体合法地位、维护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3、商业登记是商法保障社会交易安全和商业秩序的基础商业登记的种类:1、设立登记2、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抓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特征1、企业的投资人只能是一个自然人2、企业的全部财产归投资人个人所有3、投资人对企业具体绝对控制权和支配权4、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5、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经营实体,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只要原因是,个人独资企

9、业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其财产归投资人所有,投资人的财产与企业的财产具有同一性,所以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人,不是具有独立地位的企业组织,不能独立地对外承担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存在依赖于投资人的人格,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1、设立容易2、经营效率高3、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以及增加就业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1、企业的兴衰过于依赖投资者个人2、投资人投资风险较大3、经营规模受限制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相同性:企业的全部出资由一人负担、企业的资产由一人主持,并由出资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区别:1、法律地位不同2、据以设立和运行的法律不同3、出资者的责任不同4、是否可以破产不同个人

10、独资企业与外商个人独资企业的相同性:投资者都是自然人,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区别:1、出资的主体不同2、据以设立和运行的法律不同3、设立的条件不同4、设立的程序不同5、是否有经营期限不同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相同点:财产的性质为个人所有;进行经营活动都需要进行登记,并在登记核准的范围内进行;都享有商法上的权利;都由个人决策经营;都要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等 区别:1、申请设立时的名义不同2、设立的条件不同3、承担无限责任的具体方式不同4、是否遵守会计制度不同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2、合法的企业名称3、投资人申报的出资4、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5、

11、必要的从业人员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程序:1、申请2、审查、签发营业执照3、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责任有个人独资企业承担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方式1、自行管理,即由投资人自任厂长、经理、管理企业事务2、是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管理企业事务投资人的主要权利:1、对企业资产及运营收益享有完全的所有权2、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享有完全的决策权、指挥权、管理权3、有权以任何方式处置其全部营业及财产4、有权为扩大其经营规模而收购、合并其他企业及设立分支机构5、有权依法申请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享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6、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任何

12、方式强制其提供财力的行为. 投资人的主要义务: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在法律及行政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营业活动2、遵守诚实信用原则3、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依法设置会计账薄,进行会计核算5、依法纳税6、依法招用职工7、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程序:个人独资企业出现解散的事由决定解散企业的,应通知和公告债权人,清理企业财产,收回企业债务,清偿企业债务。如果企业债权人因故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其债权,或者其债权未能得到全部清偿,在企业解散后仍可请求企业投资人清偿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法律效力:由于个人独资企业是投资人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不能免除投资人的责任,但是为敦

13、促债权人及时主张权利,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请求的,该责任取消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是指清理企业的债权债务,了结尚未完结的企业事务,使企业终止的行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方式有两种:1、由投资人自行清算2、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考核知识点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共同收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性组织。特征:1、企业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投资2、企业以合伙协议为设立基础3、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的分类:1、普通合伙企业 2、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3、有限

14、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异同:共同点1、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独立的经营主体资格 3、设立条件低,程序较简单区别1、出资人数不同2、出资人身份不同3、企业财产性质不同4、经营方式及决策权行使的复杂程度不同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2、书面合伙协议3、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4、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合伙企业设立的程序:1、准备申请文件2、向企业登记机关提出设立申请3、企业登记机关审查登记,签发营业执照.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1、合伙人的出资2、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3、依

15、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合伙人的财产份额:是指全体合伙人依照出资额或合伙协议的约定确定的各合伙人对企业财产享有的比例。财产份额依法可以转让和出质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权利与义务权利:1、决定权2、监督检查权3、对外代表权4、利益分配权5、优先购买权6、分割财产权 义务:1、出资义务2、忠实义务3、分担企业风险的义务合伙人财产份额依法转让和出质的条件转让条件:普通合伙人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财产份额,但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如果要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转让给合伙人以外的人,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外,依法应取得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出质条件: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依法须经其他合伙人一

16、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是指为了实现合伙企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它包括决策和具体执行两个方面合伙企业事务的决策方式:1、由全体合伙人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2、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决定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具体方式:1、委托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2、由合伙人分别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3、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合伙企业与合伙人的债权人的关系:1、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为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2、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