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03216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防城港市财政局防农发201826号 关于印发防城港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农业局、财政局: 根据农业部、中农办、财政部等9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农产 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 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农业发201816号)精神,为扎实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现将防城港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防城港市农业委员会 防城港市财政局 2018 年7 月10日 防城港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

2、特优区),是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传统农业提档升级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农业部、中农办、财政部等9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农产 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创建方案的通知(桂农业发201816号)精神,有效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

3、略,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聚集、产业融合、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促进优势特色农林产业做大做强,建立农民能够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长效机制,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二)基本原则。创建特优区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绿色发展。瞄准消费升级的中高端市场需 求,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以市场带动创建,以创 建引领产业升级,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引领力和农业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2.坚持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坚持绿色食品标准和生态安全 标准,

4、建立各品种生产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 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深化产学研融合,将特有品种、技术 与工艺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3.坚持品牌号召、主体作为。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为目标, 坚持品牌化发展,培育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企业品牌和产品 品牌,完善品牌维护与保障机制,提升特优区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美誉度,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特优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鼓 励通过股权合作等形式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打造一批具有高市场占有率的优秀品牌。 4.坚持三产融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

5、产品生产接二连三, 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与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村 镇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5.坚持地方主抓、合力推进。各地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 发,因地制宜编制特优区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措施,整合农业综 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交通、乡村旅游等多方资源,形 成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合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做大 做强,使之成为引领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抓手。 (三)目标任务。选择在全市影响力大、区域性竞争力强、在全国、全区具有一定知

6、名度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种,以中高端消费群体市场为主攻目标,以绿色食品标准为基本生产标准,争取创建自治区级特优区。市内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配套农资生产和制造融合发展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争创一批广西第一、全国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此为核心引领带动整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逐步打造全国闻名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特色品牌,增强绿色优质中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丰富和满足城乡居民的餐桌,持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二、主要创建内容 创建特优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 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强

7、化利益 联结等方面统筹推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建设和完善三 个基地、三个体系和一个机制 ,构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监 管标准,推进品种选择、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高标准化,把标 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原料供应基地、名特产品的第一 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互动、融合 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推进水、电、路、渠、土 地平整等田间工程,温室大棚、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生产基 础设施建设。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

8、诱剂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推广使 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二维码等身份识别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和农 产品可追索,强化生产档案编制管理。我市重点推进上思香糯、东兴“红姑娘”红薯、十万山牛大力等地理标志产品基地建设。 (二)加工基地。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 地制宜,以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 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 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最大限 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 1.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 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 减少产后损失。积极推

9、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初加工设施, 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科学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 信息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非热加工、新型杀菌、 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 用,提升特色农产品利用的便利度和效率。积极开发以特色农产 品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 3.特色农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循环利用。推动特色农产 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采取先进的 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 加快推进秸秆、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等副产物综 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

10、加工 潜力、提升增值空间。(三)仓储物流基地。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因 地制宜依托公路网、铁路网、新增支线机场、电商企业布局,完 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 1.产地收储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收储设施的基础上,在产 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 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根据本地现有集散基 础,规范建设一批田头市场。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 设电商服务站点。2.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现有产地批 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冷冻、 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

11、 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 3.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建设,提高 商品化处理能力。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 耗。完善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 力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四)科技支撑体系。把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特 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 等基础工作,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 科技支撑体系。 1.新品种培育与良种繁育。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基因原 生地保护,收集名、特、优、稀农产品品种资源,加大野生资源 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

12、,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和改良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大幅 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2.生产与加工技术创新。依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 经营主体等,重点解决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专用机械、病 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支持果品、蔬菜、 茶叶、菌类、道地药材、水产品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 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加工食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 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 3.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指导和集 中授课的方式,对农户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指导;通过网络、手 机 APP 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沟通反馈,及时对新技术、新品种

13、生产效果进行收集,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以培育消费者忠诚度为重 点,培育市场溢价能力强、占有率高的优秀品牌。重点抓好创新、 品质、管理、诚信等重点环节,创新市场营销业态,提高特色农 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业效益。 1.特色品牌培育。重点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 志农产品等的申请认证和扩展。依托特优区创建,加强传统品牌 的整合,集中建设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特优 区的地域名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紧盯市场需求,坚持消费导向,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

14、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运用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做好形象公关,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品牌管理与保护。切实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建立特色品牌 目录制度,优化品牌标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和 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构建完善品牌保 护体系,实时监控、评估品牌状态,综合运用协商、舆论、法律 等手段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确保诚信合法经营, 以树立百年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 3.市场营销体系。立足特色产业发

15、展实际,借助农业博览会、 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 联网等各种新兴手段,灵活运用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快递配送,开展农批对接 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六)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是特色农产品的生命线。大力推 广一物一码、物联网远程监控等质量追溯技术的应用,确保特色农产品高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发展风险,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1.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完善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形成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系 列标准。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一物一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 2.投入品和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 实验室、检验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特优区内特色农 产品生产资料监督检查,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的安全。加 强特色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在农产品质检机构完善 的区域增加特色农产品检测业务,重点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 业务水平。 3.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 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统一追溯模式、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