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02907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月度抽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_ 姓名_ 学号_考试号 密封线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抽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金跃燕(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醒: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读过书的睡眠,睡得很香tin( )。摆脱了世俗纷扰的纠缠,沉浸于书中描hu( )的世界,带着对美好事物的chn( )憬,酣然入睡。枕边书本油墨的清香,隐隐地pio( )入鼻端,梦里也有了书的香气。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娘,”我哭着说:“我”B“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C

2、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我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流泪?D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上课铃声响了,原本还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下来了,教室里鸦雀无声。B不少学者认为,好的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他如白驹过隙般冲过终点线,真让人赞叹。D上中学了,可他还是那样事事锱铢必较,难怪交不到朋友。4、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3、”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江山代有才人出, (2) ,行者常至。(3)差之毫厘, (4) ,寸有所长。(5)_ ,铜雀春深锁二乔。(6)山光悦鸟性, 。(7)谁道人生无再少,_ _ ,休将白发唱黄鸡。 (8)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 _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事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一联是:_,_。6语文实践活动(10

4、分)某中学七年级(1)班班委准备编一份“文学蓓蕾”手抄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为报纸设计两个栏目。(2分) (2)假如委托你去聘请语文老师对审稿、编辑等工作予以指导和帮助,你打算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4分) (3)小明同学在报纸的某栏目中写了两个关于“书籍”的句子,请你依照他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微笑 微笑 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沈受宏的客晓一诗,回答第7题。(6分)客晓 沈受宏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5、 7(1)(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答: (2)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2分)答: (3)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8-11题。(14分)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祭祀舍人,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卮,zh古代一种盛酒器。且,将固,本来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其舍人( ) 乃左手持卮( )遂饮其酒( ) 终亡其酒(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一人饮之有余A至之市 B故时有物外之趣C反归取之 D是吾剑之所从坠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赐 其 舍 人 卮 酒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1)蛇固无足,子安为之足?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1.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三)阅读植物的附生现象,回答12-14题。(10分)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

7、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据统计,全世

8、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蕨类附生植物常见的有水龙骨科的瓦韦,石韦,水龙骨,星蕨,书带厥子等,铁角蕨科的鸟巢蕨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也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

9、消失。(选自学科知识)12文章第段“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做着生”一句中的“包住不包吃的现象”指的是 (2分)13植物形成附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4分)(1) (2) 14请结合文意阐述植物附生的作用。(4分) (四)阅读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的选段,回答1517题。(10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