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02739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目录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一、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和部位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在施工活动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作业人员翻爬脚手架进入或退出作业面。特种作业人员(如:架子工、塔吊司机)无证上岗。延迟每天工作时间使得工人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条件差或情绪不稳定。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穿高跟、易滑鞋高处作业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四口”和建筑物临边未按要求进行防护(防护不到位)。未按要求对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未按脚手架架体搭设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架体使用的材

2、料不符合要求。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存在探头板;未按要求设置随层和固定兜网,脚手架架体未按要求用密目网封闭,兜网和密目网的质量不合格。气候条件差(如:大风、雨、雪、冰冻、高温、严寒 )等。安全管理缺陷 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其管理职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指导性差,未按规定要求组织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未向操作人员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方案的安排和交底要求进行及时、认真检查,

3、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和有效性差。二、 发生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组织保证,做到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力量充实、设施完善、领导重视。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制度保证,使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有章可循。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做好安全教育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保证。认真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即:公司级教育、项目部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认真做好班前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教育不

4、流于形式有针对性,要注重安全教育人性化。加强安全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强化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属于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知识,其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也要适宜,发现其健康状况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应给予转岗或辞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重点是做好架子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从事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注重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程施工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针对不

5、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施工方案或风险控制措施。做好高处作业的运行控制工作。施工现场的“四口”和临边必须防护到位;在实施高处作业前,专职安全员应对作业区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的满足程度进行验收。任何人不得挪用或拆解脚手架、脚手板和安全防护设施,要保持防护设施的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从事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盛夏季节应尽量避开每天的高温时段施工,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防止人员晕倒发生高处坠落。加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验收。建筑工程施工高处作业绝大多数使用脚手架,脚手架的安全性及其防护设施的可靠性,对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起

6、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及时检查脚手架搭设和防护设施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 发生高出坠落的应急预案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

7、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

8、理措施:a)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八、起重伤害事故一、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环节和部位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

9、,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大量的问题存在于使用环节,例如,不及时更换报废零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带病运转,以至造成运动失控、零件或结构破坏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等。总之,安全意识差和安全技能低下是引发事故主要的人为原因。环境因素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另外,不良环境还会造成

10、起重机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加速零、部、构件的失效,造成安全隐患。安全卫生管理缺陷安全卫生管理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起重设备的管理和检查实施;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管理上的任何疏忽和不到位,都会给起重安全埋下隐患。二、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措施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执行,并办理产权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项目部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

11、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应同时使用棘轮保险卡牢。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闸刀,并将运送物送下。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紧电源控制箱,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操作。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三、起重事故的应急预案工作场所光线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不能作业。起重机不允许在暗沟、地下管道和防空洞上作业。起重机作业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起重机作业区域附近不应有人做其它工作。起重机作业场所的建筑物、障碍物,是否符合起重机的行走、回转、转盘、变幅等的安全距离,应测量后再安排作业程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