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027371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排列探析摘要: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著作。这部著作在它所包括的时代上,在丰富的内容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史记五种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虽各有区别,但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对史记列传的篇目此第的排列分析和研究有不少学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本纪、世家与列传篇目排列方式的分析和比较,来分析司马迁这样安排的原因以及其所要反映的思想。论文第一部分具体分析本纪、世家和列传的篇目排列。第二部分就是比较本纪、世家与列传的篇目排列,探析作者司马迁的价值判断。第三部分就是由史记人物传记看司马迁的文化思想。第四部分是通过对史记人物传记篇目次第排列分析所得

2、出的结论。关键词:本纪、世家、列传、篇目排列Abstract: Shiji is a great historical work,which was written by Sima Qian in Han dynasty. This book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age it included and in rich content. Shiji has five kinds of style: Benji,Biao,Shu,Shijia,Liezhuan, although each has difference, but their mutual coordin

3、ation constitute an organic whole. And many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the subjectsarray of Liezhuan. On the baasis of synthesizing previous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why Sima Qian arranged subjects of Liezhuan so that, and what thoughts this subjectsarray reflects. The first part o

4、f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sarray of Benji,Shijia and Liezhuan. The second part is to compare the subjectsarray of Benji,Shijia and Liezhuan,and to analyze Sima Qians values. The third pard analyzes the thought of Sima Qian which is reflected form biography of people.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n

5、clusion of the paper.Key words: Benji Shijia Liezhuan Subjectsarray 目录1.本纪、世家、列传的篇目排列3 本纪的篇目次第排列3 世家的篇目次第排列4 1.3列传的篇目次第排列62.由篇目排列探析司马迁的价值判断103.由史记人物传记看司马迁的文化思想12 “究天人之际”12 “通古今之变”15 “成一家之言”16 赞颂无为,反对多欲16 贤臣良将治平天下174.结论17史记作为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识见超群的历史著作,它奠定了中国“正史”的基础,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记录从轩辕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网罗天下

6、放矢旧闻”,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代中国通史。史记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学术、民族、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星象,历法,地理等无所不有。人物除帝王将相外,还记述了下层社会的农民、侠客、医卜、商贾、俳优、妇女等等,凡是在人类活动中起过作用的人物都叙入史中。虽然史记记录历史事物众多,但它们表现的一点儿也不紊乱。因为司马迁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它们。这就是史记五种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们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史记问世后,就有学者和史学家对它进行研究,并且历朝历代页不断有人对史记分

7、析和研究。其中对史记篇目次第的排列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少学者,如李长之先生,张大可先生等等。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本纪、世家与列传篇目排列方式的分析和比较,来分析司马迁这样安排的原因以及其所要反映的思想。1.本纪、世家、列传的篇目排列本纪的篇目次第排列司马迁著史记是记录历史的,那么司马迁他不仅要重史实,而且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历史事件,否则史记就是现在所说的小说。然而史记的篇章次第在大体上均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的,这是符合通史体例的,尤其是其中的本纪。本纪是全书的提纲,它是以王朝的更替为体系,用编年的方法记录历史大事。本纪中的记录是略古详今的,越古越简,越近越详。十二本纪前五者(五

8、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都是以较简略的形式记录朝代帝王的。后七者(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就是用较详细的专传形式记录。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过:“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 在陈杞世家中司马迁写到:“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

9、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余乃为显诸侯。”在这十一人中,有四人不知所封,有一人无谱,只有六人可说。所谓“五人之后皆为帝王”,就是指舜、禹、契、后稷和伯翳。这就是本纪中前五者的由来(其中舜的事迹就是五帝本纪一部分)。而华夏民族皆是黄帝子孙(可参见张大可先生史记研究中的“结构简表”,见364页),黄帝则是华夏之祖。所以五帝本纪位于十二本纪之首,而黄帝又是五帝之首。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的分裂局面,此时的历史局面与同以前的大大不同了,所以秦

10、始皇本纪要从秦本纪中独立出来。秦汉之际,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项羽本纪)所以项羽能入本纪。楚汉争霸,汉胜,刘邦称帝,“天下唯宁,改制易俗”(太史公自序),当列入本纪。而吕太后既非王又非帝,也能入本纪,就是因为她是惠帝朝发号施令者。相比之下,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皇帝,实际上有职无权,没有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就没有他的地位。世家的篇目次第排列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同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世家是对本纪的注述。世家中的前十二世家,即

11、吴太伯世家至郑世家,都是周初所封的诸侯。这十二世家从他们先祖的身份来看,一部分是唐虞之际的名臣之后(齐太公世家、陈杞世家、宋微子世家、楚世家、越王勾践世家),一部分是周的子孙和功臣之后(吴太伯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卫康叔世家、晋世家、郑世家)。但十二篇的篇目序例与十二诸侯年表不同。十二诸侯年表的序例是: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二世家的序例是:吴、齐、鲁、燕、蔡、陈、卫、宋、晋、楚、越、郑。张大可先生认为:“年表反映春秋之世的霸政,以诸侯强弱为序列。周列第一栏,尊天下共主;鲁列第二栏象征春秋当以王法,故周鲁均不在十二之数中。鲁后为齐、晋、秦、楚

12、、宋,即春秋五霸之序列。吴殿后,示意内诸夏外夷狄之义。这些都是春秋笔法。世家按诸侯始祖与周之亲疏关系和开国时功劳大小排列,象征诸侯夹辅周室,所以与年表序列不同。司马迁嘉吴太伯之让国,列为第一。”史记研究,张大可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9页 战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乃战国之世以暴力篡夺而得的诸侯。预示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若严格地按时间排列,孔子世家应在赵世家之前,而司马迁在排列时却排在田敬仲完世家之后,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孔子与那些诸侯王不同,不能算为一类,但又不能算作秦汉时代的世家

13、之内。所以只能放在六国之后了。然而孔子不是贵族王侯却能入世家,为什么呢?在孔子世家的赞文中司马迁说道:“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司马迁对孔子的崇拜和崇敬,在赞文中他同样说过:“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袛回留不能去云。”司马迁看出孔子的历史地位可与王侯相比。同样陈涉被列入世家也是如此。“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同上)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蹑足行

14、伍之间,俛仰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陈涉世家)陈涉也是秦汉风云人物之一。后是十二世家(从外戚世家至三王世家)是记汉代贵族王侯。这十二篇大体上是按时代顺序排列的,但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又采用先贵族后功臣的排列方式,所以同一时代中,属于功臣的传记(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要位于贵族传记(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荆燕世家、齐悼惠王世家、)之后了。这也反映出司马迁“尊汉崇君”思想。因此司马迁这三十世家也是具有系统性的。列传的篇目次第排列史记中的列传虽只有七十篇,但这七十篇却记录

15、了三百多个人物事迹,内容十分丰富。而列传记录人物传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张大可先生把列传分为专传、类传、合传、附传四个类型。(具体可见张大可先生的史记研究,第221页)专传就是一人一传,如李斯列传、蒙恬列传、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二人以上为合传,如老子韩非列传、白起王翦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以类标题为类传,如刺客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而凡未入传目标题的人物为附传,如伯夷列传中附叔齐,孙子吴起列传中附孙膑,刺客列传中附高渐离,李将军列传中附李陵。七十列传基本上以时代为序排列,符合通史原则。但又有组合义例,或以类连及,或对比见义。在以时代为序的基础上,可以把列传划分为九组:第一组就是伯夷列传,是唯一的三代人物入传。伯夷列传位于列传之首,在这里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