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01988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贴贴画画与低年级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芙蓉区杉木小学屈箭飞?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盛的江南水乡。这是一篇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诗歌,合适学生诵读。其中蕴涵的内容很丰盛,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拟难理解的,比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

2、课的重点。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一、画中识字教学片断一:上课了,我就拿出自己顺手画的一叶小竹排。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学习搭档,出示竹排图,你认识它吗?师板书:排生齐读。师:你觉得这个“排字和老师手上的竹排图有什么关系?生甲:左边的提手旁就是一个划船的人,右边就是一个竹排,好似啊!生乙:因为竹排要用手划动,所以有个提手旁。右边的六横是三根长竹子,两竖是绳子,把三根竹子捆起来就是竹排了。师:是的,把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起来,就成了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带,农民伯伯常用竹排来运输粮食、货物,现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娱乐。如果有时

3、机,你就可以坐上竹排去欣赏一下两岸美丽的景色。竹排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他们不分明竹排是什么样的。老师将手中竹排图与“排字比拟,让学生边看着直观图,边比拟图与字的共同之处,掌握“排的字形与字义。这种看贴画的形象识字办法,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更好掌握生字。二、画中悟境为什么说是“画中游,而不是江中游或溪中游、水中游?抓住这个问题展开课文教学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理解“画中游一词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学生无法直接领悟到景色的美丽,两岸风景犹如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墨画,/soft/所以在教学时我在尊重孩子不同答案的同时,加以引导,逐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感悟风景如画,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教学片断二:师:小朋

4、友,你喜欢这首诗歌吗?小竹排觉得这首诗上描写的景物真美,他说,要是能把它画成一幅画那多好啊,可惜它没有学过画画。他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画画高手,想请我们帮它画一画,你愿意帮它吗?在帮助之前,你可要听清它的要求:根据这首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师:下面请小朋友再读诗歌,想一想,我们该画些什么呢?小朋友自由准备,也可同桌商量。我们班的学生十分喜欢画画,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十分来劲儿,读课文也很投入,我想,在他们的窃窃私语中,在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美丽“江南美景图已经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悄然构成了。教学片断三:师:现在,我们要开始画画了,想,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小河师板画。师:现在我们该画竹排

5、了,竹排是怎么流的呢?顺水流,假设说不出,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水流的方向,师解释顺水流的意思。学习“流,看“流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察看“流字的右下部就像板画的小河流水,帮忙学生更好地识字。师:我这儿有个小竹排,你能帮我贴上去吗?指名一生上台贴生:老师,它贴反了!师:大家都察看一下贴画,是不是贴反了?生齐答:是。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这样贴小竹排流不动的。师:对,小竹排是“顺水流。纠正贴图听,学生讲得多好!这一环节是请学生贴图,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顺水流的理解是否到位。从学生稚嫩的言语中,我已经明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意会到了“顺水流的意思。是啊,学

6、习语文,其实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是要用心感悟的。?新课程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贴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机械讲授代替学生钻研的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教学片断四:师:画好了鱼儿、鸟儿,接着我们该画什么了?树板书了树了你发现了什么?树在哪儿?两岸两岸是哪儿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指师:是的,河的两边就叫两岸。齐读两岸。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小河的岸边会有山,所以“岸字上边有个“山字。师:说得真好!我在两岸画上树,师板画一棵树。你觉得我这样画行吗?为什么?如何理解树木密呢?单纯的告诉学生树木密的意思,也许可节约许多时间,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过程,被动的接受往往没有主动地探索来的印象深刻。师只画一棵树,是让学生感受到,树木太稀了,与文中树木密存在很大的差别,应多画一些树,才能体现树木密。这种以成心出错引导学生纠错的办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这儿的树多密呀,你能读出它的密吗?自由读。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课堂实录,26-小小竹排画中游,希望对你有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