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心得体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01929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字经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字经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字经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字经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字经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心得体会 总而言之,这次实践带给我的记忆是难忘的,我会不把这次实践当做结束,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起点,主动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三字经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停流传。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篇,以供参考!因此,真诚的期望以后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更多地在大学中展开,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看看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人的生活方法,能够更多的接触到部分自己身边没有的人和事,自己去探索那些不所知的事情,自己思索自己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的。有些时候,不经意的部分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法,一个习惯,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以前我全部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

2、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爱好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表现了三字经的主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假如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

3、不知义,人假如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表现,来展现,或来比方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因此古人常常用琢玉来比方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她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因此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方。所以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需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因此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提倡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需经过切、磋、琢、磨这么一个过程。经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停的实践中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进

4、步。人必需经历过勤苦才会有愉快,才会有成功碰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碰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七月流火燃烧着无悔无怨的青春,炎炎夏日倾注顽强坚毅的激情。2021年的7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有5支队伍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谈到“三下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出现的可能是郁郁葱葱的逶迤山峰,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黄昏炊烟袅袅的村庄,随风而动的幽幽青草,和破烂的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么的情景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唯美,也能让久居在繁荣城市的大学生们有一个新鲜感和满足感。二你知道三字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吗?它在我们中国能够说是家喻户晓了,古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这本书经历了多

5、少沧海桑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三字经以少儿启蒙读物为代表的作品最为经典。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大家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有关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很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它的意思就是说: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人,从小就很孝顺。她九岁时,经常在冬天父亲还没上床睡觉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凉的床上,把被子温热了才请父亲睡觉。夏天她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请父亲歇息。读到这里,我惭愧地想:我和黄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呀,生活中的

6、我,放学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历来没有想过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呀。父亲母亲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无微不至地照料我,多么辛劳呀!记得有一次,母亲刚下班回来,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全部赖在红木椅上,大声喊:“你自己吧,大结局了。”说完,又赖在椅子上看电视。吃饭了,母亲没帮我拿碗筷,我也无可无奈,拖拖拉拉去拿。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大家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三从我有朦胧的记忆起,就记得母亲经常给我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伴随我逐步长大,经文中句意我也逐步了

7、解了,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感悟。我知道,单纯靠我和调研组组员,是不会有新的思绪,新的方法的。这时,我想起了指导老师,赖老师讲起的一个词,“头脑风暴”。是的,我们这支队伍是17个人,而不是部分的1,2个,更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要有新想法,必需集思广益。于是,我一改天天的总结会议形式,不再由我一个人来总结和安排工作,而是大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大家提出处理的方法,分析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找出最优的处理方案。我记得有一段经文是这么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子的母亲看到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对小孟子的言行有着不一样的影响,为了使小孟子成为正人君子,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最终把家搬到学宫

8、傍,小孟子学到礼仪和待人接物的细节,孟母才定居下来。不过小孟子并未体会到母亲的苦心,她在外求课时,一天因疲惫逃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举刀砍断了布匹,并严厉责斥儿子说,读书就像织布一样,织丝成寸,积寸成尺,于是成丈匹。中途而废,最终将一事无成。这就是被历代传为美谈的“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小说。孟子领悟了母亲的教育,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实,我们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像孟母一样,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不说上学送放学接,一日三餐嘘寒问暖,甚至陪读陪学,给孩子请家教报教导班,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丰富多彩,对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为了让孩子成才,几乎是满足孩子的全部愿望

9、。但我们作为孩子,似乎没有像孟子一样立即领会母亲对我们的爱。我就不止一次地让母亲感到失望。我能够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期望和付出,但我在学习上总是出现因为马虎而发生的错误,而且频频发生而且反重复复。母亲每次发觉我的错误后总是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却是总是很不耐烦地告诉她我原来就会作,只是看错题了。以后便再次犯一样的错误。久而久之,马虎似乎成了我的影子,总是和我形影不离,我的学习成绩也日渐下降。母亲虽仍然像原来一样对我关心,但却多了部分思索,在母亲的脸上我看出了这些思索,一定是在想措施让我更细心部分,更耐心部分,更坚强部分,更自信部分这些全部是我一直无法克服的毛病,母亲没有嫌弃我,一直在激励我,教导我

10、,这就是母爱,最无私、最伟大、最纯朴,永不停止的爱。我期望自己立即更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让母亲为我感到骄傲。我要继续努力!加油!作为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实践部的部门队伍,我们有更加好的资源和更多的经验让我们今年的下乡活动愈加丰富多彩。大二年级的我是第二次参与下乡活动。而作为去年部门队伍副队长的我在再次参与部门下乡活动时,所感悟到的收获,除了角色的改变、年级的差异外,感受最深、关注最多的或许不再是活动结果、更多的是下乡活动对部门组员的帮助和部门组员的团体合作和带给她们的收获。我期望我们实践队的每一个人全部能有所收获。三下乡为的是更加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加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下面是整理的有关敬老院三下乡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欢迎阅读参考!三下乡活动欢笑、努力和汗水,全部历历在目。2021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人生一片灿烂的回想。想起那个第一次,第一次大家吃大锅饭,即使有时炒得不是很好吃,但全部是劳动结果,因此吃起来也很好味道。第一次十多个人一起在那个阴森森的房子里睡觉,那个滋味那种感觉,至今全部难忘记。三下乡,让我的大学生活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煅炼,经受种种挫折,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八天的下乡将是我人生的一个回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