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01901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对的看待电子货币的流行与发展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老式货币相比,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老式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重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某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某些特有的属性。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有关概念的基本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老式银行业的挑战,并就电子货币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电子货币提出了意见。1.电子货币1.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及重要功能.1.1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

2、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一般涉及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本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体现为多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同样波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联系。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既有存款为基本。.1.2电子货币的特点电子货币是区别于真实货币的一种虚拟的货币,银行的电子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慢慢的浮现这样的无形货币,电子货币重要就是采用数字脉冲替代金属、纸张等以

3、往载体进行传播和显示资金,通过芯片进行解决和存储,因而这样的货币没有老式货币的物理形态大小、重量以及印记,因此在持有者的心里这样的电子货币并没有实际的持有感。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线货币,货币的传播模式一般都是专属网站上传播,通过我们熟知的pos机进行交易,因此电子货币是在既有的银行、支票以及纸币之外的一种金融模式,都是通过网络上某些货币之间的交流。电子货币保管需要有存储设备、互换需要有通信手段、保持其安全需要加密和解密用的计算机。除此之外,电子货币尚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就是电子货币并不是金融货币的一种,而是一种信息货币,这样的货币毕竟不是我们老式观念的一种货币,只是由我们货币持有者的身份、密码以及金额

4、和使用范畴等多种多样的数字构成的特殊的信息,进行交易。因此在这样的货币交易时都仅仅是对实际信息的互换,这些信息传播到开设这种业务的银行后,银行就可觉得双方交易结算,从而使消费者和公司可以通过比现实银行系统更省钱、更以便和更快捷的方式互相收付资金。1.1.3电子货币的重要功能电子货币的重要功能就是结算功能,也和一般的货币同样具有结算和转账功能,替代了原有的钞票货币的结算和转账的繁琐。和一般的货币同样也有储蓄功能,同样是使用电子货币的存款和取款业务的办理,另一方面就是电子货币有一种钞票货币不能使用的功能就是兑现功能,在外地使用货币时候对于货币的汇兑有一定的便利条件。也在货币的消费和贷款的功能中都会

5、优先使用电子货币,相对于一般货币,这样的货币有着便利、易于管理以及便于结算的优先权。1.2电子货币的类型电子货币的存在有着两种货币类型的存在,一种是卡基电子货币系统,涉及智能卡和储值卡,两者都是具有购买力的塑料卡片,其中所具有的电子价值已经由持卡人预先支付。“卡基”产品重要是被设计用于零售交易的小额支付,并且在此领域体现出取代纸币和硬币的潜力。第二种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的产品,这种产品需要在电脑上安装特制的软件,使得电子价值可以通过电信网络传递。基于软件的系统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支付,它们也已具有取代钞票的实力,并在一定限度上将取代其她无纸化支付工具。.电子货币的发展2.1电子货币的发展概述

6、电子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限度的成果。电子货币的使用,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钞票的发行,使得货币的发行费用减少;二是发行主体将由中央银行向其她主体转变。目前的电子货币重要有银行卡和网上电子货币两种。目前,银行卡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更普遍的应用。对于客户来说,运用银行卡购物付款、提现、存款、转账,以便快捷、安全高效,并且可以获得征询和资金融通的便利。同步,世界上由网上电子货币带动的网上金融服务正在迅速发展。据记录,网上金融业务在 年占老式金融业务量的10 % ,其中美国的网上金融业务发展最快,欧洲国家也在大力发展; 在亚洲,新加坡等是发展电子货币的先进地区。新加坡货币委员会的官员称,

7、该国将力求于所有改用电子化货币,货币将涉及一种“电子数字脉冲”,发射装置安装在手机、掌上电脑甚至手表上,然后发射脉冲信号进行支付活动,届时所有商业和服务机构都将依法接受电子货币。欧洲央行也指出,电子货币的应用范畴将越来越广,推广电子货币将成为欧洲央行将来货币政策的构成部分之一。2.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的概述近些年来,电子货币的发行和应用迅速增长,其品种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似乎有取代钞票而成为将来重要的小额支付手段之势。但是,现阶段的电子货币仍处在其发展的初期,即便是在电子货币开发较早的欧盟各国亦是如此。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与钞票或老式的非钞票支付工具相比,电子货币的使用还不甚广泛。尽管如此,电子货

8、币将来潜在的增长趋势及其开发与运作中所提出的新的政策和法律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中央银行所要实现的许多政策目的,诸如实行货币政策,增进支付系统健康有效运转,提高人们对支付工具的信心,增进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和商家,避免有关的犯罪行为,以及保证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均因电子货币的开发和运作而深受影响;另一方面,老式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因电子货币的浮现而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例如谁有资格发行电子货币,如何监管电子货币发行人的设立和经营活动,如何防备和管理电子货币业务中的种种风险,既有的银行法律规范能否继续合用以及该如何合用于电子货币活动等,都需通过调节有关法律规范予以明确。欧盟觉得,

9、有必要采用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立法措施,对电子货币的有关问题进行指引、规范和协调,将电子货币的发展置于一种可以充足体现中央银行所追求的公共利益目的的管制框架之下,以保障欧元体系内的货币政策有效、支付系统稳定以及金融中介得到审慎监管。在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9月8日出台的有关电子货币机构的两个新指令,即欧洲议会与理事会颁布的有关电子货币机构业务开办、经营与审慎监管的/4EC 指令和修改的/28/EC指令。这两个欧盟指令为信用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建立了一种全面的协调管制框架,标志着欧盟在电子货币管制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如果以银行发行

10、信用卡作为中国电子货币诞生的标志来衡量,也只是2 世纪 0年代后期的事情。由于国情的缘故和信用概念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市场基本,始终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被推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生存竞争意识才迫使中国的银行界开始思考电子货币的发展方略。国内的第一张银行信用卡,是1985年6月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与国外相比,银行信用卡发展历史很短。在国内,目前发展的重点重要仍在信用卡业务上,“金卡工程”是重中之重。研究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日益被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苏宁的虚拟货币的理论分析一文中讲到虚拟货币产生的必要性及推动因素,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

11、区别与联系,虚拟货币等同电子货币,国内虚拟货币的国际化。还如金华光、田昊箭、王蓓、邢林明的电子货币一文讲述到电子货币的浮现从主线上变化了电子商务的模式,为电子商务铺平了道路。电子货币对既有银行体制的冲击:电子货币的产生将使我们走入无钞票社会;银行的监管难度加大;数字钞票的浮现将要动摇现行的通货体制;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银行终将被直接经济“革”掉性命。还如王华庆的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物一文中讲述到要坚持积极审慎的原则来发展国内网上银行业务;要季节完善既有的监管法规框架;鼓励银行运用自身和社会中介力量来加强对网上银行风险的监督。4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网上银行发展与监管工作组”。2电子

12、货币的发展趋势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十分迅速。据专家预测,美国在近十年内也许有12 %15 %的交易将以电子方式进行,并且该发展趋势仍将不断加快。 年有约10%的人用电子货币进行商业交易。在国内,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电子商务将会蓬勃的发展。可见,电子货币将会朝更便利、更安全、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支付方式也会趋于简朴化和统一化,电子货币必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觉得电子货币对于年轻人来说用的比较多对于中年人会觉得见不到真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不会敢于尝试按现状的话中国贫富差距比较大 难以实现大部分人用电子货币但在此后只要国内发展的更好那以电子货币替代实物货币是绝对有也许的。3.电子货币的风险.1电子货币

13、的安全风险3.1电子货币的信用风险一方面我们需要拟定的是电子货币和其她的老式货币或许有诸多的区别,重要就是在持有者对于货币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考虑,毕竟这样的虚拟货币并没有实际货币的持有效益。另一方面就是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对于隐私权的泄露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方面货币的重要信息就是货币的持有人和密码部分共同构成,只有持有者的秘密是被管理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如果由于货币银行对于信息的管理浮现疏漏那么对于有关的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就有了数据隐私上的危害,就是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由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或客户之外的因素导致的错误、失职和欺诈等成果或行为,也会迫使发行主体承当信誉风险。例如在提供电子服务过程中,由于电

14、力终端、网络拥塞等多种因素也许导致通讯中断,如果不能对未完毕的操作进行撤销和备份,就容易引起数据错误,从而影响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信誉。1.2流动风险问题尽管目前电子货币仍然依托于老式的通货,但其日益广泛的应用,将不可避免地对老式的通货产生替代效应,并衍生出一定的金融风险,直接导致了网络经济社会中货币供应渠道、货币乘数和供应机制的变化,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受到影响的有效性会逐渐下降。钞票流量是中央银行用来控制私人银行货币及信贷扩张的杠杆。从货币供应量来看,电子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货币部分通货以数字化、虚拟化形式浮现,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货币是整个货币供应的一部分,因此对流通中货币的影响

15、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从货币需求量来看,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重要表目前电子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钞票,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对货币的需求会减少。因此,电子货币的浮现会对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本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产生影响。3电子货币的法律风险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难以拟定。国内目前并没有有关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仅仅在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措施及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货币有所波及。银行卡业务管理措施规定了储值卡属于银行卡,却没有明确规定非银行与否可以发行储值卡。电子签名法重要是规定了电子签名及其认证,为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货币提供了法律保障,却没有波及电子货币概念、电子货币发行主体

16、等有关问题。发行主体的不拟定性极易导致对电子货币监管的失控。4电子货币对老式银行业的挑战4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在金融监管的对象每个人对于主体的界定都是不同样的。在欧洲的普遍观点觉得,这样的货币重要的发行主体涉及在金融机构中,毕竟电子货币也是金融的一部分。因此在199年,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理事会提交的指令草案中规定,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与老式意义上的“信用机构”享有同样的市场准入权利和相似的竞争条件。这体目前:第一虽然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无意从事老式信用机构所提供的所有金融服务,它仍旧有权在整个欧盟成员国范畴内自由从事经营活动;第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只接受设立地成员国一国的管理和监督,这也使其在经营条件上与老式的信用机构完全相似。但是某些发达国家中,例如美国或是英国某些国家,则站住电子货币的主导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