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01820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1一、课标解读种子的萌发是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课标中详细的内容标准是“描绘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二、本节详细内容介绍本节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第一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第二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但这两个探究实验中,重点是第一个实验,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所以我这样安排本节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个课时,后面两个内容合用一个课时。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第一个课时探

2、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教材分析p 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课时实际就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是七上教材安排的第三个探究实验。第一个探究实验重在展示探究的一般过程,向学生介绍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知识,里面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设计的对照实验是一组;第二个探究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作假设和处理数据表格的才能。这第三个探究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作假设、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才能,而且本实验一下子考虑的是三个变量,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会设计对照、控制变量。可以说,这个实验是七上探究实验的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探究实验就尊定了良好的根底。2、重点、难点确实定:

3、在本节课中,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难点就是学会利用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初步明确对照组和实验组。四、教学目的确实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进一步复习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概念。2、才能目的:训练学生作假设的才能; 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才能开展学生动手操作的理论才能和合作探究的才能。3、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何到达a、利用本教材的第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情景再现,进一步认识变量和对照实验这两个概念。b、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平时的观察及耳

4、濡目染的消费理论,让学生自主做出假设,并找出合理的根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尝试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c、通过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来开展学生的理论才能、合作探究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五、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学生在尝试中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在尝试中完善方案,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是本节课的难点。六、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了“在尝试中学会制定方案和完善方案”的新型形式。充分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采用了

5、演示法、讨论法、理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究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表达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七、学习方法“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考虑、分析p 、讨论、尝试操作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八、教学策略本课时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来施行教学:1、以旧带新,让学生增强知识的衔接性,系统性; 2、充分利用

6、学生耳濡目染的生活经历,训练学生作假设的才能; 3、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尝试由控制一个变量,设计对照,然后设计三组,同时控制三个变量; 4、采用启发引导式,在学生尝试操作中,完善实验方案。九、教学程序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a.处理:提问导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哪四大类群?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分为哪两类?师以问题2导入章节的新课。这样设计,意在增加学生知识的衔接性和系统性b.尝试根据学生生活经历,描绘被子植物一生所经历的阶段。从而导入本课时的学习。2、学习新课: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回忆本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引入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的复习。b.

7、学生根据探究主题,提出问题。c.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及日常观察,作出假设,并说出假设的合理根据。d.师出示相关的实验用具,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控制变量。第一步:师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情景再现,回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知识; 第二步:根据本实验的假设,明确本实验控制的变量; 第三步:让学生在讨论和亲自操作中,学会分开设计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控制三个变量; 第四步:由易到难,综合设计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让学生尝试操作中完善方案。第五步:学生在操作中,老师引导学生考虑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进一步完善方案方案。e.学生设计完后,让学生结合详细实验设计,说出三组对照实验,并且要在详细分

8、析p 中,明确对照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从而预测结果,学会做出结论。5、创新实验设计,开阔学生思路。老师提供相关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讨论中设计三组对照实验,从而布置学生课外创新设计本实验,利用不同的实验用具,控制三个变量,设计三个变量。使学生思路开阔化。十、综述以上是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课时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材料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尝试中,在热切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主动而轻松的掌握了本次实验的设计,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说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

9、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历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绘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展科学方法的训练。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p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教学设计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绘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历,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

10、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展描绘,互相交流,在此根底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历,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考虑如何检验假设。方案二:观察老师的实验演示,联络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展分析p 、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历储藏,进展大胆假设。3.制定方案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

11、,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方案,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方案。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展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方案。推测实验结果。方案二: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老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方案。明确操作步骤和考前须知,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推测实验结果。方案三: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根底上进展小组讨论,推出最正确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4.实验探究

12、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提出考前须知,催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方案一:各小组代表描绘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方案二:观察录像,互相交流说出实验探究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展描绘。6表达和交流:方案一: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展分析p 、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方案二:组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展评比。评出:最正确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奖等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考虑讨论:设

13、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案一: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方案二:看书自学抽样检测的方法,合作交流,课下进展实验操作及观察记录。方案三:事先做了这个实验的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在课堂上描绘实验的过程,展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提出实验重点是抽样的要求。2.探究的结果: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3.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p :完好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方案一: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构造,联络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p 出种子萌发的

14、内在条件。方案二:观察CAI课件完好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被局部切除的种子萌发情况,结合测定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大胆猜想、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方案三:演示并观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的萌发状况,并分析p 原因。提示、指导学生进展针对性的观察、分析p 比照不同情况下种子萌发的情况,互相交流,得出结论。三、种子的萌发过程:胚根根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胚芽茎和叶方案一: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绘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方案二:观察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的过程的CAI课件,并描绘归纳。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3教学目的:1、描绘种子的构造。2、描绘植物

15、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重点:1、描绘种子的构造。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教学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2、描绘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们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展繁殖?种子师:对。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种子需要萌发,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植物种子的萌发。CAI展示课题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同时板书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芸豆、莲子、玉米、松。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或者CAI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并且说出展示植物种子的名称。师:对,很好。看了这么多植物的种子,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师:那么你们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构造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结种子呢?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其余的问题,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探究。刚刚有同学问:不同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