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01534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3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八单元 课题 5以内的加法 第 1 教时 总第 23 个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理解加法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课前准备: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2、。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交流共享【先学】1. 教学例1。(1)出示主题画。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

3、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这个算式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学生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

4、的意思。三、反馈完善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二次备课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课堂作业:补上练习教学后记:(第 次)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八单元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第 1 教时 总第 24 个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 复

5、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3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32 14 22 11 23 41 12 13二、交流共享【先学】1教学例1。(1)出示主题画。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

6、,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板书:33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3小结: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左边有0

7、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将算式读一遍。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将算式读一遍。4完成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5完成第5题。(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2)读出算式和得数6完成第6题。

8、(1)让学生随便填写。(2)发表意见,只要正确,都要肯定。7.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课堂作业:补上练习教学后记:(第 次)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 八 单元 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第1教时 总第25个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法。2初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有0的加减法。课前准备:多媒体、

9、实物。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二、交流共享【先学】1、教学例1。(1)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后来3个都走了,现在没有小朋友了。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小朋友,

10、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板书:33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3)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3、小结: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

11、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将算式读一遍。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将算式读一遍。4完成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5完成第5题。(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12、(2)读出算式和得数6完成第6题。学生在书描写,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时间来不及,可作为作业。7.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作业:补上练习教学后记:(第 次)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专用纸第八单元 课题 练习五 第 1 教时 总第26个教案 主备人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 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

13、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前准备:多媒体、学具盒。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二、基本练习1. 第1题。【先学】(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三、综合练

14、习1. 第3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2. 第4题。(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3. 第5题。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四、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二次备课板书设计: 练习五课堂作业:补上练习教学后记:(第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