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第章第节西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00767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第章第节西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时第章第节西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时第章第节西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时第章第节西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时第章第节西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第章第节西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第章第节西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西亚教学案边院镇初级中学马涛(第 2课时)个性化修改目标修订: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世界 时事的意识,并呼吁 世界和平,懂得国际 合作的价值,初步形 成全球意识。正确看 待和使用资源,初步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意识。回顾复习:世界三大宗教有哪 些?说说你所知道 的内容。让学生在地图上找 到耶路撒冷和麦加。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2、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3、总结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4、树立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可

2、持续发展观。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和资源观。(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重要性?西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教学重难点: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输出路线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清真寺、阿拉伯人、耶路撒冷、麦加的图片,学生 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 阿拉伯国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学生自学:阿拉伯国家”一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西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西亚的两大圣城在哪里?2、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麦加和耶路撒冷。3、学生自读材料“耶路撒冷” ,

3、了解该城市的概况4、 、犹太教三教都把奉为圣城。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谈谈你对耶路撒冷的认识?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树立以下观念 一 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 公正、平等的观念;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 小而不惧强权。【探究结论】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 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习任务(二)一、1、自主学习:读课本世界石油的宝库一框题,完成下 列要求。1、 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提示:从储量、 产量和出口量等几个方

4、面回答。)2、根据课文提供的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 百分比,还有出口的石油占所生产石油的百分比等数据, 让学生在空白纸上绘出圆扇形百分比图。教师指导作图。3、 读图2-24,西亚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它分布在哪里? 主要产油国有哪些?4、西亚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西亚石油输出的线 路主要有哪几条?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读图2 - 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东运:波斯湾-海峡-洋-海峡-洋-日本西运近路:波斯湾-海峡-洋-运河-洋-西欧、美国西运远路:波斯湾-海峡-印度洋-角-洋-西欧、美国【教师精讲点拨】充分利用地图观察各航线中的

5、咽喉要道, 并屏幕演示2、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 ”为什么会产生这 种局面?哪些国家最热衷于插手本区的局势?(在此,教师可适当结合教材和当前形势,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探究结论】本区石油资源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多数国家以出口石油维持其经济,有的国家为争夺油井发生战争。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需石油大部分来自本区, 所以 这些国家都比较关注、热衷于本区。三、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本区多数国家经济一出口石油为主,称为石油经济。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讨论: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政府首脑,当本地石油开采完后,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四、 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本

6、节课主要学习西亚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石油资源的分布和输出是重点。对于输出路线要充分利用地个性化修改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根据教材 提供的西亚石油储 量、产量、出口量占 世界的百分比,让学 生在空白纸上绘出 园内扇形百分比图。教师就作图方 法进行点拨。探究:1、国际石油价格的 波动,给西亚经济带 来什么影响?2、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从苏 伊士运河到达欧洲 西部和美国?3、阅读“石油输出 国组织”,思考,为图,把握交通咽喉。西亚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可结什么要成立石油组合下面的框架来理解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另外要知道西亚地区通常也称中东地区或波斯湾地区。報s文化虚戍之二:为石油

7、南战) (的需池竄熬(体点之一:来两片交連養曲) P洲圧海之地耗慣界的定忖瞬点之为水斷战)陲点之四:栄輕酚争疋的木鬣歸申 JK织?这种组织对石油输出国家有什么好处?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下列海峡中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最近海上通道,必须经过()A .直布罗陀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土耳其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2、 西亚出口到欧洲西部的石油,大部分经过()A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 B 非洲南端的好望角D .马六甲海峡C.先用油管输送到地中海沿岸港口,再装船运往西欧3、 下列在西亚难以见到的景象是()A 沙漠广布,井架林立B 手捧圣经,去清真寺做礼拜C.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D .吃椰

8、枣、喝泉水、骑骆驼4、中东地区因伊拉克战争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热点 地区。读图,回答:(1)城市A为国的首都,该国农业发达。B所在的国家是 ,其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3)C半岛的名称是 ,其所属的国家(4)图中位于伊拉克的斜线部分是联合国划定的新禁飞区,由图上信息可知,其南北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5)西亚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优势是 ,限制本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6)本区被称为 “世界石油宝库” ,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主要由 海峡输往西欧、日本和 (国家 )。(7)伊朗“核危机”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的首都是 。延伸与探究:西亚的发展给我们有所启示:近在我们的

9、身边,远在我们的大西北与西亚 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西北的进一 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与挑战。六、附板书设计: 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四、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2、西亚石油的分布、主要产油国3、西亚石油主要输往的国家和地区教学反思:【学后反思】1、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热点新闻图片为导入,弓I出

10、西亚战 乱不断的局势,提出疑问为什么西亚一直战乱不断?环绕此问题, 探 讨与战乱有关的各地理因素 。导入环节,我收集了媒体中西亚地区战乱的相关新闻照片, 第一 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这些照片,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西亚的特 点就是“战乱”。然后提出学习任务,探究西亚战乱的原因。有的学 生根据自己平常知识积累,马上就举手发言,是因为石油问题、淡水 问题,我对这些学生首先肯定和表扬,然后展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 选择与西亚战乱有关的词语,这时对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民族 宗教矛盾重重”两词学生出现异议。于是我做出了选择接着提出疑问:1. 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2. 为什么西亚的水资源缺乏到引

11、起战争?3. 哪些数据可以说明西亚石油资源是丰富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4. 西亚有哪些民族,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矛 盾?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学生一起深入学习。首先是对“重要的地理 位置”的学习, 我让学生花一分钟的时间熟悉课本的地图,然后开展 认图接龙,学生依次说出各大洲、大洋、海、海峡等的名字。在熟悉 地图后,对西亚海陆位置的概括就显得还简单, “五海三洲二洋之地” 一呼则出。对于水资源的学习, 我从复习气候类型开始, 一步步地引导学生 总结西亚河流的特点,综合起来,我用一个简单的引导“从天上降下 的水很少,地上的水也很少” ,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西亚水资源短 缺,水资源分配

12、问题必然会带来战争。 这时提出问题西亚战争能解决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吗?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出路是什么?出乎我的 意料,学生能准确回答出要点:节约用水和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这可 以看出学生知识面很广。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丰富的石油资源, 我首先展示有关的图 片,让学生介绍石油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以及石 油的分布。不过由于学生比较紧张,学生不积极参与。接着是分组讨 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石油外运的路线,本活动学生完成的较好,每 组都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主要归功于学生熟悉地图。本节课最后一个内容是民族宗教,这部分内容课本介绍的比较 简单,仅介绍了阿拉伯人,备课时曾想以视频来介绍这部分的内容, 但视频资料不够好, 因此我设计了采访当地居民 (学生扮演)的方式, 从当地居民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不同民族宗教信仰。 然后通过 连线题,学生根据采访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贯穿整堂课的主线是西亚战乱, 在探讨战乱的各个因素时, 穿插 了与各因素关联的其他子地理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