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1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00009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1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1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会一中公开课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 目政治公开课类别区级执教者李淑贞授课班级高二班授课地点高二(18)班课室授课日期2016年12月2日(第14周星期五)第2节课 题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1、知识目标:识记运动定义、静止定义。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利用预习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通过分析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2、,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重 点、难 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教学模式、程序情境教学、合作探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平台教学内容、过程,板书【复习导入】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以什么形式存在?【讲授新课】Ppt展示:1、2016年10月17日早上7时30分,神11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 2、说出你的故事与感想:用不超过50个字从小学时代到今天花季年华的变化探究一:骑行断想万 卿(摘自新民晚报 2016

3、.11.29 有删节)一夜间马路上多了漂亮的橙色自行车,凑热闹下载了APP,不到两分钟就轻快地蹬上共享单车,哼着小调上路了。还有一次骑过车站,是公交车靠站后乘客需要穿过自行车道才能上下车的那种,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外婆也曾拉着我的手,穿过车流上公交车,因为要照顾我,被自行车狠狠撞了下这一刻我的视角穿越时空,从看着车撞来,变成看到还没有变得很老的外婆拉着幼小无助的我自己。材料主要涉及哪些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的载体或承担者是什么?这说明物质和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讨论辨析:n 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n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错在哪里?理由是什

4、么?2、刻舟求剑的主人翁为什么找不到剑?教学内容、过程,板书探究二:出行时尚民国时期,自行车被视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那个时候就有潮流的“玩车一族”,会把自己的车捯饬的特别酷炫 。1986年,北京有超过63%的人使用自行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2013年,北京使用自行车出行人群的比例降至14%。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共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大家对于出行方式有了更多更舒适便利的选择。如今,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原因,自行车重新成为潮流。材料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请从哲学的角度谈谈你对“变与不变”的理解。讨论辨析:n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

5、利特n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本课小结】(略)【随堂训练】(略)板书设计:课外作业南方新课堂P26第23题(主观题)教学反思优点:从学生的身边实际切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开展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课堂内容。探究活动骑行断想出行时尚内容新颖,贴近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过程过渡自然,衔接流畅。过程中穿插了哲学家的名人名言,体现哲学意味。在讨论辨析环节中,针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理解,教师专业引导,学生回答非常精彩。不足:探究活动出行时尚有关相对静止的内容比较隐蔽,增加了学生阅读思考的难度。注:本表于公开课后一周内交科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