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说课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995669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雪》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雪》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雪》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雪》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雪》说课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雪?说课设计唐诗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可以说 ,唐诗从内容到形式 ,开创了繁星丽天、万花攒锦的辉煌局面 ,不但在我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风采卓烁 ,历久常新 ,而且在世界文化宝库中 ,也能与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媲美 ,得到举世的赞扬和珍重。因此 ,学习唐诗 ,研究唐诗 ,就成为我国一千多年来世代相沿的风气 ,从未衰落。虽然 ,在小学阶段古诗学习的数量并不多 ,但全是些名篇佳作 ,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江雪?这首诗 ,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 ,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 ,令人读之不寒而栗 ,从而受到感染和教

2、育。但这首诗 ,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 ,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 ,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 ,那位“蓑笠翁的形象 ,是那样鲜明 ,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 ,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 ,千百年来传诵不绝。执教这首诗 ,我努力在表达以下几个理念: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开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上 ,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 ,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 ,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 ,要有效。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 ,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根底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 ,再进行讨论交流 ,才有话好说 ,有理可辩 ,不至于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 ,阅读更多的

4、是主观行为 ,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 ,郁结在胸 ,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 ,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 ,是能够有所体会的 ,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 ,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 ,不追求唯一的结论 ,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学生的成长 ,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三、扩大容量 ,注重积累。?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积累课文

5、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 ,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 ,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 ,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 ,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它们一旦被激活 ,就会产生综合效应 ,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课前 ,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 ,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 ,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辍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学不好语文。愿望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两者之间总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缺憾 ,才更凸显追求的价值。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多鼓励也多建议。让我们在教育的蓝天下携手共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