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99545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弦定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余弦定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余弦定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弦定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弦定理》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弦定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余弦定理”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5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 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 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起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 课时安排说明参照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本节内容安排两课时,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3. 教学重、难点重点: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定理的简单应用。难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证余弦定理的思路。二. 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

2、识和正弦定理有关内容,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了较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方法探求余弦定理,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总 体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 生在余弦定理推导方法的探求上有一定的难度三. 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确定了本节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推导余弦定理及其推论,能运用余弦定理解已知“边,角,边”和“边,边,边”两类三角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 ,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

3、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 不舍的钻研精神四. 教学方法1. 教法分析:数学课堂上首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既能展现知识的获取,又能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本节教 学中,我将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探究、归纳、推导,引导学生逐个突 破难点,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2. 学法分析: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本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现实

4、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温故知新 一探究新知一巩固提咼一反思体验。1在第一环节中,我提出问题:正弦定理及正弦定理解决的解三角形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定理没有解决的解三角形问题。设计意图:温故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2在第二个环节中:通过铁路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出技术人员的方法后,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求知欲然后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利用平面几何法,向量法,解析法探究余弦定理设计意图: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探索得到

5、余弦定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共同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得出余弦定理公式,归纳总结定理特点,树立知三求一的思想3在第三个环节中,首先带领学生解决之前的实际问题,树立学生信心,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然后设置了三道例题:例1:已知两边及夹角,巩固新知例2:已知三边求最大角;由学生思考得出余弦定理推论,带动学生思考,观察推论,再次明确知三求一的思想; 例3: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引导学生发出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正 ,余弦定理两种方法求解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最后加以总结接下来通过一道口答题,使学生回忆

6、起勾股定理可以解直角三角形,引发学生思考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关系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认识,强化特殊与一般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知识的外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抢答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4在最后一个环节中,通过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六教学理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教无定法,关键是学 生能不能有所思,有所得。新课程的数学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本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

7、者、合作者”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推理等过程 建构新知识,并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同时,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设计可操作 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从而带动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共同体验发现探索的快乐,感受合作交流的愉悦。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转化,从课堂的执行者向实施者、探究开发者转化。本课尽力追求新课程要求,利用师生的互动合 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的 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潜能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我们在抒写着历史,愿我们的优质课竞赛成为丰富盟校教学,提升成绩的一 个契机,通钢一中数学教师姚艳玲愿在这一活动中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