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99433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大多数老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抱怨学生的语感太差,英语学不好。语感对于学生,就好似乐感对于舞蹈家;灵感对于作家;球感对于竞技者一样重要。虽然语感会随着语言理论的积累而自然产生,但假如老师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表现出来的就是高效的英语教学。下面,我将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谈几点体会。 一、从语音语调和听力中领悟语感 语音语调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根底,所以学习语言必先从语音语调开场。我从教学中体会到,学生语音语调不过关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应该把语音教学浸透在听力、朗读教学中,听

2、力对学生语感的建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根底、最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进步其他技能的根底。听力材料通过广告、新闻播送、诗歌、歌曲、讲演、 、对话等形式使学生真切地接触、感受语言,从而很自然地获得语法、词汇方面的知识和关于语言、节奏、语调、音高、轻重音方面的重要信息。这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听英语歌“灌耳音、收听收看英语新闻、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等都是很好的既练习听力又培养语感的方法。 所以,老师可在接任新班教学的初期,有意识地重点训练和强化学生的语音和听力这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再逐渐渗入其它内容的教学,并且在平时教学中也不

3、能放松,直到学生逐渐步入正轨。 二、以朗读背诵为手段形成语感 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根本方法,是进步听说才能的前提,也是眼、口、耳、脑多种感官参与的一项智力活动。不同的感官承受的刺激同时作用于大脑,有利于学习者通览、理解、记忆,从而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当读背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和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 在日常上课时,我尽量让学生多跟读录音,采取集体朗读、学生个别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反复朗读、老师范读等方式,并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在我的教学中证实:背英语较多的学生在口头、笔头表达才

4、能方面大大超过那些背诵较少的学生。因此,老师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反复朗读背诵,在课外老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精辟的寓义深入的谚语、警句等让他们背记,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敏锐的语感。语感强了,那么理解力就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外语的高效。 三、在阅读中深化语感 阅读也是语音教学的重要补充和辅助手段。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思维才能和理解才能。阅读才能的强弱直接制约着语感的进步。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如何猜想词意、怎样进步阅读速度;课余我选择性地给学生补充一些题材多样、简单易懂、故事性的小短文进展阅读训练。平时还要求学生多看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的知识,理解英语国家的风

5、俗习惯;多看各种课外书籍,天文,地理,历史,科学,都要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书籍,进展课外阅读。这样将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知识面,为将来进一步开展英语语感打好坚实的根底。 四、在模拟的英语环境中开展语感 英语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表达在老师可以创设语言交际气氛,设置真实语境,鼓励学生克制怕出错的心理而勇于开口说英语和练习英语,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开展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因此,老师要按照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的教学原那么,积极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时机,让学生充分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不断培养英语语感和锻炼

6、英语思维才能。例如,课前几分钟老师播放一首英语歌曲,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感,或进展Daily report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快速融入浓重的英语气氛。在课内进展交际活动时使用学生的英文名以及进展角色扮演活动,以帮助学生的思维从本族语状态转入英语状态。 总之,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老师,要始终如一地采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学生真正具备了英语语感、具备了英语思维的才能,就能有效地利用英语直接交际,使听、说、读、写不再是建立在对语言构造的分析和汉语翻译的根底上,这样便产生了地道的英语,老师也教得越来越轻松。这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师生双方所共同努力追求的理想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