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99065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复习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级复习资料第一章网络知识回顾 第一部分网络技术 1 1 网络的分类 1 1 1 按物理范围分类: LAN 、MAN 、 WAN11 2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结构简单,适用于小型、临时性的网络。容错性差。 环形:常配合令牌环使用,安装相对简便,所需电缆较少。 星形:最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容错性高,便于添加新设备。网络拓扑:网络中的每台主机都与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直接相连。容错性最好,但成本高,安装复杂。11 3 其他分类方式 按通信方式分:广播网 /非广播网 按体系结构分:以太网 /令牌环 /Apple Talk 网络 按网络协议分: TCP/IP 与 IPX/SPX 12 OSI 参考模

2、型 1 2 1 分层模型的优点 分解复杂的网络操作 便于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 为提供商提供标准接口,提高兼容性122 OSI 参考模型各层的名称与作用 应用层:用户接口表示层:数据如何表示及加密 会话层:保持不同应用程序间的会话独立 传输层:控制数据的传输(可靠 / 不可靠)传输错误纠正 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 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LLC 子层(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负责逻辑标识不同的协议类型和封装传输MAC 子层( 802.3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数据,这是向下与物理层通信的数据链 路层的部分功能。它定义如下功能:物理地址、拓扑结构、线控、出错通知、帧传输顺序和可

3、选流控。 物理层:规定电压、线缆和接口等物理链路所需的各种规范和特性的物理链路上传输比特。1 3 封装的过程圭寸装过程(segment packetframe bit)解圭寸装过程(bittframepacjet segment)1 4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用来从物理上唯一的标识局域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 用来通常固化在网络接口卡 ( NIC ) 上的一片 PROM 中。虽然物理地址与物理层是相关的,但实际上,物理地址是由数据链路层处理的。这个 地址还有许多其他的叫法:如 MAC 地址、硬件地址、烧录地址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不同,逻辑地址通常是由软件定义而非固化在硬件上。因

4、此逻辑地址的使用要比物 理地址灵活的多,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应用。最常见的逻辑地址的例子就是 IP 地址。15 单播 /组播/广播单播(uni cast address):向单一网络地址的传送。广播(broadcast address):在网络传输中,向所有连通的节点的传输方式。通常使用地址为全1”的特殊地址,即广播地址。组播(multicast address):有单个传输源,多个目的节点的传输方式。同广播相比,组播的目的地为网络中 的一组节点,而非全部。小结:本章回顾了与网络相关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介绍了 4 种主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几种 LAN 的类型 并举例了几种主要的拓扑结构。重点介

5、绍了 OSI 模型的相关概念,以及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本过程。了 解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概念和二者的关系,知道单播,广播和组播的概念。第二章通信基础知识2 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21 1 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可以理解为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组成。数据传输是通过通信子网的手段实现 的。资源子网:各种网络资源(打印机、软件等)的集合。 通信子网:负责整个网络的纯粹通信部分。即把消息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 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一条电缆中可以有多个信道。能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能传输 数字信号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21 2 数据信号的表示方法模拟信号:信号值的变化(如电压或电流)在时

6、间上是连续的。如声音。 数字信号:信号值的变化是瞬间的,没有中间状态,也称离散信号。通常用一系列高频脉冲(方波信 号)传递信息,这些信息代表二进制的1或 0。数字信号同模拟信号的比较:数字信号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表示方式简单且不容易受干扰。模拟信号的优点是容易进行多路复用(将信号组合起来增加带宽),且不容易受到长距离衰减的影响,因此它们可以更长距离的可靠传输。21 3 信号编码 简单的说,信号编码是将输入信号的可能值用其他形式表示的一套规则。如在数字通信中,信号编码 规则决定用什么电信号表示“ 1”或“ 0”。典型的编码方式有不归零码( NRZ )、曼彻斯特码等。 2 2 数据通信类型基带传

7、输:直接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时,数字信号几乎要占用整个频带,终端设备把数字信号转换 成脉冲电信号时,这个原始的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在信道中直接传送基带信 号时,称为基带传输。如从计算机到监视器、打印机等外设的信号就是基带传输的。大多数的局域网使用 基带传输,如以太网、令牌环网。2 3 数据传输方式23 1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并行传输非常普通,特别是用于两个短距离的设备之间。最常见的例子是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通信,如打印电缆。其他的例子还包括CPU、存储器模块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串行通信: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

8、传输,即在一条线路上逐个的传送所有的比特。但这种传 输方式给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发送方必须明确比特发送的顺序。232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 单工:信号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如电视广播。 半双工:通信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如步话机。 全双工:通信可以在双方向同时进行,如电话。23 3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为了正确的解释信号,接收网络设备必须确切地知道信号应当何时测量,因此定时是至关重要的。在 计算机网络中,定时因素叫位同步。设备可以使用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对位进行同步处理。异步传输:异步传输在每个消息的开始有起始位,其后有停止位。实现容易,计时漂移不大,但速度

9、慢,开销大。同步传输: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它不是独立地发送每个字符,每个字符都有自己的开始位 和停止位,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一起发送。我们称这些组合为数据帧,或简称为帧。数据帧包含一组同步 字符,其作用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开始位,但它还能确保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也就是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2. 3. 4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一种在同一时间、同一链路上发送不同信息流的方法。典型的多路复用技术有三种:频分多路复用(FDM):多个信道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线路上组合起来进行传输,每条信道被分配给不 同的频率。时分多路复用(TDM):将每个信号分解成短时隙,随后信号在交替的时隙中传输。波分

10、复用(WDM):用于光缆传输的网络,不同的信号被携载的不同的光的波长上。 2 . 4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在需要通信的双方之间建立真实、专用的物理链路。如 公共电话网。存储转发:存储转发方式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报分交换:不需要专用链路,转发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将报文完整的存储,然后转发。时延较 大。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同报文交换相比,以标准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其中又分为 数据报交换和虚电路交换。信元交换:ATM,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的结合。小结:实现一个网络的连接总要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因此本章讲解了有关通信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 简单概念。第三

11、章以太局域网3. 1以太网的连接3. 1. 1拓扑结构 总线型所需的电缆较少价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离故障点采用共享的访问机制,易造成网络拥塞早期以太网多使用总线型的拓扑结构,采用同轴缆作为传输介质,连接简单,通常在小规模的网络中 不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但由于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经逐渐被以集线器和交换机为核心的星型网络所代 替。星型管理方便容易扩展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需要更多的网线对核心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采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作为核心节点,通过双绞线将局域网中的各台主机连接到 核心节点上,这就形成了星型结构。星型网络虽然需要的线缆比总线型多,但布线和连接器比总

12、线型的要 便宜。此外,星型拓扑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很方便的将网络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被绝大部分的以太网所采用。3. 1. 2传输介质以太网可以采用多种连接介质,包括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等。其中双绞线多用于从主机到集线器或 交换机的连接,而光纤则主要用于交换机间的级联和交换机到路由器间的点到点链路上。同轴缆作为早期 的主要连接介质已经逐渐趋于淘汰。不同传输介质的比较如下:介质同轴缆双绞线光纤标准10Base2/10Base510 BaseT/100 BaseTX100 BaseFX/1000 BaseLX最大传输距离200 米/500 米100米400 米 /550 米拓扑总

13、线型星型点对点带宽10M10M/100M/1000M100M/1000M连接器AUIRJ-45ST/CT3. 1. 3接口的工作模式以太网卡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半双工和全双工。半双工:半双工传输模式实现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传统的共享LAN是在半双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时间只能传输单一方向的数据。当两个方向的数据同时传输时,就会产生冲突,这会降低以 太网的效率。全双工:全双工传输是采用点对点连接,这种安排没有冲突,因为它们使用双绞线中两个独立的线路,这等于没有安装新的介质就提高了带宽。例如在上例的车站间又加了一条并行的铁轨,同时可有两列火车 双向通行。在双全工模式下,冲突检测电路不可用

14、,因此每个双全工连接只用一个端口,用于点对点连接。标准以太网的传输效率可达到50%60%的带宽,双全工在两个方向上都提供100%的效率,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区别:半双工全双工单向数据流双向数据流(仅点对点)可能出现冲突无冲突(冲突检测电路禁用)集线器连接连接到专用交换端口两端都需全双工支持3. 2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CSMA/CD )机制。以太网中节点都可以看到在网络中发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说以太网是一种广播网络。以太网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以太网中的一台主机要传输数据时,它将按如下步骤进行:1、帧听信道上收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

15、帧听,直到信道空闲 为止。2、若没有帧听到任何信号,就传输数据3、 传输的时候继续帧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1 (当冲 突发生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4、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计算机会返回到帧听信道状态。注意: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所有计算机在试图再一次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最近一次 发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运行)。3. 3帧结构3. 3. 1以太网帧的概述以太网的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成为可以被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 据帧(成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依被封装的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的长 度也在变化,其范围是 641518字节(不算8字节的前导字)。3. 3. 2典型帧结构Ethernet, n中所包含的字段前导码=同步码+帧标志(7+ 1)同步码:用来使局域网中的所有节点同步帧标志:帧的起始标志目的地址:接收端的 MAC地址源地址:发送端的MAC地址类型:数据包的类型(上层协议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