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98964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城市与环境基础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基础卷制作人:黄志勇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中心商务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心商务区一定位于城市的中心B.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通信发达C.中心商务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大D.中心商务区人口昼夜差异大2.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A.居民习俗B.饮食C.道路D.城市建筑3.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B.地域文化是人类活动创造的产物C.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永远稳定的产物D.地域文化是区域内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的是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B.由于济南

2、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5.某城市建立一家现代化大型钢厂,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其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B.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C.使该城市空气污染有所加剧 D.使该城市的水污染有所加剧6.下列不属于世界大城市带的是A.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B.北美五大湖区城市带C.欧洲西部城市带D.北美西部城市带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

3、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在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710题。7.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8.张五常先生所说的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明显说明了城市的重要作用,主要是A

4、.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文化中心,有益于文化的发展B.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政治中心,有利于民主的发展C.城市是某一地域的经济中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城市是某一地域的人口中心,有利于人口的控制9.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断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10.从世界城市化进

5、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且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1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形式为A.城市的郊区化B.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C.逆城市化D.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1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

6、都有相同之处13.中国的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这些说明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A.内向性、封闭性B.对称性、完美性C.外向性、开放性D.古典性、开放性14.下列关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结构是不会变化的B.每一个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结构C.城市结构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D.城市功能的分化带动了城市结构的形态分异15.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16.有关逆城市化的

7、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17.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有利因素的是A.经济基础好,工业发达B.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河的交汇处C.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高D.农业不发达,为人口向工业转移提供了基础18.下列关于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结构就越明显B.城市结构越明显,说明城市规模越大C.城市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结果D.城市结构中,工业一般位于商业区的边缘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建国到2000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

8、,分析回答1921题。19.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中A.城市人口的增加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20.图中2000年,该市出现了卫星城,这属于A. 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再城市化D.城市群21.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该图同时间接反映了其他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B.乡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迁移C.城市规模变大,其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D.出现了卫星城,证明了该城市不会再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城市问题天安门广场是北京市的标志,对于它的认识我们从城市学角度来看,回答2223题。22.天安门广场在城

9、市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主要是A.行政规划的结果B.历史作用的结果C.社会作用的结果D.经济作用的结果23.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市结构中,属于A.文化区 B.行政中心区 C.混合功能区D.中心商务区24.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比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规模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读“我国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增加图”,完成2528题。25.根据所学知识,有关四大城市群的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城市逆城市化作用的结果B.世界大城市化趋势的突出表现C.所经历的历程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致D.四大城市群的形成区位因素相同26.根据了解,关于四大城市群的经济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10、A.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以重工业为特色C.京津唐以轻工业为特色 D.辽中南是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工业区27.在四大城市群中,辽中南的城市数量从19891994年有所下降,对此看法正确的是A.辽中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逆城市化现象B.其数量的变化是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C.其数量的变化是历史因素作用的结果D.城市群的下降反映出城市总体人口规模的减少28.总体来看,关于四大城市群数量的变化所直观反映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B.可以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C.可以反映出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D.可以反映出城市化的进程一直在加快29.有关城市

11、的郊区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表现是中心区人口在不断下降B.适度郊区化,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好处C.城市的郊区化,可以消除城市的桎梏,有利于城市的发展D.城市的郊区化,如果中心区经济萧条、产业空心,则不利于城市的发展30.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A.人口比重B.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D.城市经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31.(9分)下图表示了城市内部地租差别对地域结构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A属于_地租,B属于_地租,C属于_地租,判断依据是_ _(2)判断

12、D属于_区,E属于_区,F属于_区,判断依据是_(3)这种情况在_(东方、西方)城市表现得比较典型。32.(15分)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项目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2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10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

13、.5074.419.0439.3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1)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这表明_。(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这表明_。(4)从城市人口数来看,在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5)通过分析表明20世纪后半叶,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_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_。33.(16分)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上海市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