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9891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2018佛山模拟)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13题。1该河段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的时段是()A19891991年B19952000年C20072009年D20112013年2该河段河道宽窄的变化,说明了()A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B该河段河流落差大C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D该河段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大32001年前后,河道宽度变化的幅度有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流域降水年变率小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C上游流域植被遭受

2、破坏D上游水库投入运行解析:第1题,河流侧向侵蚀会使河道变宽,图示19891991年间折线数值为正值且数值最大,则主要表现为侵蚀,故该时段该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第2题,河流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是导致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大小又决定了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强弱。故D正确。第3题,图示2001年前后,河岸侵蚀和淤积变化幅度都明显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运行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量变化减小的缘故。答案:1.A2.D3.D(2018潍坊模拟)下图为欧洲中纬度地区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甲地()A以侵蚀作用为主B可发展为大城市C农作物一年三熟D易遭受洪涝灾害5该流域内()A甲、乙聚落间以水运为主B乙地公路沿等高线分布C丙渡口建在河流的凸岸D丁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解析:第4题,图示甲地位于河漫滩平原,为流水沉积而形成,由于河谷地区地形狭长、面积较小,故聚落规模不大;由于该地区位于欧洲中纬度地区,故为温带地区,作物不可能一年三熟;由于该地区位于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故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第5题,图示甲位于河漫滩地区,而乙地位于山坡地带,故水运不能联系,A错误;乙地位于山区,故公路避开陡坡,呈“之”字形沿等高线延伸,B正确;港口一般建于河流凹岸,水深,C错误;丁地为陡坡,不适宜建梯田,D错误。答案:4.D5.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