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98849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先,展平纸样,描绘驳头造型线,串口线延长过翻折线,与过颈侧点的翻折线平行线相交于B点,描绘轮廓线;以翻折线为对称轴,作B点 的对称点A; 过A点向上作翻折线的平行线,再在此平行线上,从上 平线向上取定量10厘米,过点作垂线,长34厘米(视领座高低及面 料的特性而定,通常以领座高加0.51厘米),标为C点,连接AC为 领底线的辅助线,可见领底线曲弧度是由AC与翻折线延长相交的夹角 所决定,此夹角大,领底线曲弧度就大,反之就小,它们是成正比关系; 从A点向上测取前后领圈线的长度,过点向左作AC的垂线,为领中线, 取领咼 67 厘米。http:/htt p:/描画领子轮廓线,领底线下三分之一处凹进

2、0.5 厘米左右;领子外缘轮廓线画顺,与领中线相交处保持垂直状。复制领子部分结构,制作成驳领基础纸样,作为驳领结构变化设计 的操作纸样。在此纸样上标示颈侧翻折点的对位点和翻折线的对照线。其次,领底线曲弧度与外缘轮廓线的关系一般驳领的领座为2.5-3 厘米之间,外翻部分高为 3.5-4.5厘米,其相差在1-1.5厘米之间。上 述驳领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一般领座和外翻领的高度设计的,其领底线、 领圈、外缘轮廓及后片领外翻折效果线之间关系。 C 点过颈侧点至后颈 点D与领底线EF相等;AG就是上翻折效果线,它与外缘轮廓线AB 相等。这样领子才能依设计要求翻折,这也就是获得理想翻折效果的原 理-AB=AG

3、。有些驳领要求有较多的外翻折量,即外翻领较特别是应用于大衣等 服装上的驳领。随着外翻折量增高,与领座高的差距也就增大,通常相 差超过3 厘米以上,甚至更多,这时领子的外缘轮廓线就随之加长。驳领外翻折量增高,则需要相应增加外缘轮廓线长度以满足的这种 变化。分析图示,可看出领子外缘轮廓线是服贴于后背、肩部表面的, 随外翻折高度增加,领子外缘轮廓线向下移而增长,在肩部出现裂口。 可见只要通过领子纸样外缘止口剪切展开,就能使外缘轮廓线增长,同 时会使领底线曲弧度增大。领外翻效果线,AG,因外翻折量增大,离后颈点和颈侧点的距离 均随着增大,其弧线长度也就相应增长。在操作纸样中部设置剪切线,剪切展开后,领底线曲弧度随之增大, 同时领中线BF也就跟着倾斜,使领子外缘轮廓线增长,并满足AB=AGo 这样就找到了领底线曲弧度和外缘轮廓线随翻折量变化的依据-后片领 子外翻效果线。在具体设计中只要准确测量后片领外翻效果线AG长度, 并核对与领子外缘轮廓线的适合度关系,通过纸样剪切展开等操作,就 能准确处理领底线曲弧度和领子外缘轮廓线的关系,满足驳领外翻折不 同高度的造型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