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98750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效”从何来?在校本研修数学课堂中的点滴感受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我校在校本研修中对有效数学课堂实行了专题研修。有效课堂的“效”从何而来?作者与诸多老师有在研修中获益匪浅的同感,在此谨以自己在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和肤浅理解与同行们分享。一、 充分准备“有效”的前提有的老师对一堂课能否有效的推动完全归结于课堂的设计。不过当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和捉摸之后就会发现,教学前的准备情况对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前准备包括对教学知识点深入内化性的分析、教学环节恰到好处的设计和教学器具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实物准备和课件制作)。试想,一个对教学知识点都

2、没有深入研究、对教学环节没有了然于胸、对相对应教具没有充分准备的老师,怎能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当然更谈不上课堂的有效性了。在我校的一系列有效数学课堂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均实行了相对应的课前准备。因为准备的充分水准不一样,所以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好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在执教中,L老师为教学圆的理解准备的溜溜球和钟面、C老师为教学确定位置制作式样多变的课件等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

3、评。二、 驾驭课堂“有效”的形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体现,在我校实行的校本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均在课堂中不遗余力地展示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1、层层深入的课堂结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小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理解更需要老师注重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困难和矛盾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平均数中,H老师先出示“环保小队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一个条件要求学生求“全队平均身高”;当学生发现缺少条件时老师再出示“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让学生继续求,计算中绝大部分学生均以“(142+140)2=141(厘米)”的算式得出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同时有少部分

4、学生对此算法表示质疑而与前者辩论起来;这时,老师再次出示“环保小队一共有10人”的条件让大家继续实行解答,在解答中,学生发现了10人中因为男女生人数变化会引起“全队平均身高”变化的规律,在进一步的辩论与解答中,同学们不但理解到了前面“(142+140)2=141(厘米)”的错误算法,而且还总结出了“男生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42厘米,女生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40厘米”的规律。这样层层引向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探讨和理解“全队平均身高”的求法,不但使课堂结构严而有序,而且教学效果异常明显。2、形式多样的有效训练如果让学生从某一单方面对新知识实行理解就会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理解需要老

5、师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在圆的理解中,L老师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从多条对折折痕交叉于一点的规律发现并理解了圆心;再让学生“读一读”从中理解半径和直径概念;接着用“测一测”的方法强化学生对半径与直径关系的理解和理解;然后用“认一认”的方法深化理解,让学生区别半径、直径以及圆内其它非半径直径的线段;最后老师用“画一画”的方法对实行学生画圆的操作动手水平训练。在本堂课中,学生对圆的理解非常深刻,“多角度训练”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突显出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活跃开放的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掌握了新知识后,我们还应该实行了相关的强化训练。对新知识使用的训练不能仅仅简单、机械的重复做练习题,还应该让学生

6、在活跃性的、开放性的拓展训练中让新知识得到升华。在确定位置教学中,C老师在学生掌握数对的基础上实行巩固练习时,首先让学生对数对(4,X)、(X,4)所表示的意义实行辩论式的理解(分别表示第4列和第4行);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理解用字母写出表示行列相同的数对(X,X)和表示全部同学的数对(X,Y);接着用一个没有标行列数据的公园图格要求学生标出图中“假山”“水池”、图外“报亭”等,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因给定的已知行列数据的变化会使物体坐标也发生相对应变化的规律。通过这样思维活跃、开放性题型的训练中,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其有效性进一步得到了彰显。三、教师素质“有效”的保证一个课堂的教学准备

7、和课程结构设计固然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极大的作用,但其终究是程式化的,而课堂则是瞬息万变的大舞台,老师在这个舞台上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所以老师素质(教学基本功)的高低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素质是课堂实现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同一个课题,同一个设计理念,不同的老师会在课堂中展示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校本研修中,各位老师在课堂中将自己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展示得淋漓尽致,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用“孩子们”超亲热的语言亲和力拉拢与学生的心里距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亲热、兴奋、激进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则在教学中十分注重

8、严谨的语言表达力,如在对“圆形”物体举例时,老师特别说明是“钟面”是圆形,而不是“钟”是圆形;有的老师则善于利用课堂生成加以适时引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确定位置谈话引入时,老师利用学生找 “某老师”在阶梯教室里的座位而描述时只能用“这里”“那里”等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表达的现象进行激情追问:“大家想学习准确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吗?”这种因势利导的教学机智在教学中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课堂都有其成功之处,但也一定有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所谓“课堂的有效性”最终判断的标准是该方法、过程、理念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知识。如果我们练就了深厚有教学功底、加上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肯钻的学习态度,相信“有效”不会离我而去。当然,以上简单的述说只是我肤浅的看法,也许并没有触及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灵魂,要真正领会其精髓我们还必须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研修态度继续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