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98635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本次课设内容是6kV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计,其中包括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参数设定,以及保护方式的选择,选用最合适于本电路的保护方法 进行整定值的计算,同时要考虑到每个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对线路的保护进行 系统完善的设计,使得系统的短路部分能够在安全的时间范围内被切断,达到保护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关键词:继电保护;过电流保护;电流继电器目 录1概述1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11.2继电保护的意义11.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22故障分析32.1相间短路32.2接地短路33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43.1电流速断保护43.1.1速断保护工作原理43.1.2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53.2定时限过电流

2、保护63.2.1启动电流计算63.3.2灵敏度校验64动作值的整定计算85总结10参考文献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概述本次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主要研究的是6kV线路的继电保护设计,系统给定了几个电力系统中常碰到的元件情况,它们分别是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和电动机负载。这个电力系统元件的保护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设计的时候注重到元件性质的不一致而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已达到合理科学的设计保护电路,其次是要注重电力系统拓扑结构的分析。同时设计中所用到的电流继电器已给出,在只有在充分了解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才能正确的进行保护值的整 定工作。同时需要我们在条件给定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

3、假设,使得系统的参数和 保护计算能够最大程度的近似实际情况,让所做的计算完成一定的实际应用的意义。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当故障发生时,应尽快切除故障,确保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缩小事故范围,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借助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当电力系统中心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有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硬件设备,一般统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则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

4、护装置是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能无保护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用以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终止以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事故,如失去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等。1.2继电保护的意义改革开放至今,在党的正确决策下,我国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力需求开始日趋紧张,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供电不足危机,供电企业不得已采取各种相关措施(对部分地区进行限电、短时停电等),以缓解紧张的供电压力。在这样的严峻局面下,加强对电

5、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继电保护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大的意义。1.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

6、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2故障分析2.1相间短路定义:这里的“相”指三相

7、对称制交流电源,是由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所组成的电源系统简称三相交流电源。我国所采用的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三相发电机的绕组作星形连接。各绕组的首端称端线,端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各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称中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相间短路是指端线与端线之间未经过负载(即用电器)而相连接所造成的电源短路。2.2接地短路短路是指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或者相线之间无负载或无阻抗连接。接地短路是指,用电器件或者线路经由接地产生的短路现象。在电源端中性线接地的系统中,线路中相线因为裸露、受潮、绝缘损坏、碰壳等事故使得用电器件可导电外壳或其他金属器件带电,而此类器件又经与地连接做有接地保

8、护。此时电流经过相线-外壳-接地线-大地-电源中性线接地线-电源中性线。形成了短路回路,接地短路出现。3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线路的电流值的大小,再与线路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值相比较,可知 线路的运行状态。若发生短路,则线路电流远远大于正常电流值,电流继电器可 以根据此信息控制相应的断路器,使系统的故障解除。过电流保护主要优点是简 单、经济、可靠,在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它们的保护范围与灵敏度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大,难以满足更高等级网络的要求。过电流保护一般对某个系统设有三段保护,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保证线路的短 路电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切除。3.1电流速

9、断保护 3.1.1速断保护工作原理对于反应于短路电流幅值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为了保证保护的选择性,速断保护一般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以图3-1 的保护2为例,当相邻线路B-C 点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速断保护2就不该动作,该处的故障应由速断保护1 动作切除。而当本线路末端K1 点短路 时,希望速断保护2 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K1 点和K2 点的短路电流对于保护2 来说几乎是一样的。因此,速断保护的选择性就无法得 到满足。同样的情况适用于K3 和K4 点短路。图3-1电流曲线为了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通常按照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 短

10、路的条件进行。对于反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而言,能使该保护装 置启动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整定电流,以I 表示,电流大于这个值则保护装置启动。整定的电流值是用电力系统一次侧的参数表示的。保护不能启动 的范围是随着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生 各种短路保护都能动作切除故障的短路点位置的最小范围称为最小的保护范围。最小范围的确定可以计算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大小。3.1.2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首先是动作电流的整定。对于保护1来讲,其整定的动作电流ISetI必须大于K 4点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IKC。MaxISetIIKC。Max=EZsmin+

11、ZA-C (3-1)动作电流为 Iset.1I=KrelIIK.C.max(3-2)引入可靠系数KrelI=1.21.3计算出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后,还需要求出继电器的二次动作电流:IopI= IsetIntaKcom (3-3)式子中,nta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Kcom为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系数,其值与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关,当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为三相星形或两相星形接线时其值为1,当二次侧接线为三角型接线时,其值为3。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取决于继电器本身固有的动作时间。其次是保护范围的校验。在已知保护的动作电流后,大于一次动作电流的短路电流对应的短路点区域就是保护范围。保护的范围随着运行方式、故障

12、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最小的保护范围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时出现。保护的 最小范围计算式子为Iset.1I=32EZS.max+z1lmin (3-4)其中Lmin为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长度,Z1为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电流速断保护一般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要求其最小保护范围大于线路全长的15%20%。3.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下级线路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一般采用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其启动电流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在一般情况下,它不仅能够保护线路的全长,而且能够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到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13、。3.2.1启动电流计算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必须大于该线路上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同时还必须考虑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负荷自启动电流作用下保护装置必须能够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负荷自启动电流。一般考虑后一种情况时,对应的起动电流大于前一种情况,往往为保证可靠返回从而决定启动电流。引入一个自启动系数Kss来表示自启动时最大电流Iss.max与正常运行时最大负荷电流IL。MAX之比即,Iss.max=KssIl.max (3-5)为了使保护装置的返回电流Ire大于Iss.max。引入一个可靠系数KrelIII,则Ire=KrelIIIIss.max=KrelIIIIL.maxKss (3-6)由于

14、保护装置的启动和返回是通过电流继电器来实现的,因此继电器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之间的关系也就代表着保护装置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之间的关系。一如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则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为IsetIII=1KreIre=KrelIIIKssKreIL.max (3-7)其次是动作时限的整定,对于位于电力系统线路末端的继电保护,其它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时限是零,是保护装置本身固有的时间。若整定某一个保护时,其下级电路有多个并联的保护支路,则其动作时限应该大于支路最大动作时间一个合适的阶梯时间,保证保护的选择性。3.3.2灵敏度校验过电流保护灵敏度系数的校验和限时速断保护的校验式是一样的。当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时,应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电流进行校验,要求Ksen1.31.5;当作为相邻线路的后被保护时,则应采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的两相短路时的电流进行校验,此时要求Ksen1.2。4动作值的整定计算每条线路的断路器上均装有保护。已知电源最大、最小等效阻抗为:Xs,max=9,Xs,min=6 线路阻抗 XAB=10, XBC=24线路WL2过电流保护时限为2.5S,线路WL1最大负荷电流为150A,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00/5。要求设计WL1段各种保护,对所设计保护进行整定计算,计算保护动作值及动作时限,校验保护的灵敏系数,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