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98572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中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资中县重龙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四月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规划编制单位:资中县重龙镇人民政府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资中县国土资源局规划技术编制单位:成都科地国土资源研究所规划编制时间:二一一年四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3第一节镇域概况3第二节土地利用情况3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4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4第二章规划目标5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5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定位6第四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6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8第一节调整原则8第二节调整方案8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9第

2、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9第二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10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11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11第五节土地综合整治12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与分区管制规则12第一节土地利用分区12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16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19第七章近期用地安排20第一节耕地保护任务及措施20第二节建设用地控制任务和措施20第三节土地整治任务21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1第一节法律措施21第二节行政措施22第三节经济措施22第四节技术措施23附表:24表 1. 重龙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4表 2. 重龙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25表 3. 重龙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25表 4. 重龙镇土地整

3、治规划表26表 5. 重龙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26表 6. 重龙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27说明29第一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30第一节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30第二节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31第二章规划修编的基本情况31第一节规划修编过程31第二节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原则32第三章规划数据说明3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基数34第二节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35第四章文本主要内容说明36第一节规划主要指标说明36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37第三节基本农田布局的调整及弹性38第四节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40第五节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40第六节土地整治41第七节村土地利用控制41第五章规划协调论证与公众参与42第一

4、节与相关规划的协调42第二节公众参与43前言为了加强全镇土地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协调各业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为全镇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的控制和指导下,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编制资中县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重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明确了土地利用战略定位与目标, 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划定了土地利用分区,制定了分区管

5、制规则,确定了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安排了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协调了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二、国家政策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28号);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532 号);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 200951 号)。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6、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2、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四、相关规划1、资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资中县城市总体规划。五、依法组织开展并公布的调查评价成果资中县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规划期限以2005 年为规划基期年, 2010 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 2020 年为规划远期目标年。规划范围为重龙镇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镇域概况资 中 县 重 龙镇 位 于 县 城, 地 理 坐 标 位于 东 经104o4845 - 104o5230,北纬 29o454

7、7-29o4931。东北与骝马镇接壤,东与双龙镇、苏家湾镇相邻,南与水南镇、明心寺镇交界,西与板栗垭乡接壤,北与甘露镇交界。全镇辖 24 个行政村。 2005 年末总人口 97094人,其中:农业人口 42856 人,非农业人口 54238 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70033 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3881 元。幅员面积 47.91 平方公里。第二节土地利用情况重龙镇土地总面积 4791.92公顷。2005 年全镇农用地面积 3534.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3.76%;建设用地 934.6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51%;其他土地 322.6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73%。农用

8、地中,耕地2378.21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7.28%;园地351.39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94%;林地 241.04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6.82%;其他农用地 563.96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5.96%。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838.59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89.72%;交通水利用地 90.59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6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5.51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59%。其他土地中,水域293.25 公顷,占其他土地的90.89%;自然保留地 29.38 公顷,占其他土地的9.11%。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根据重龙镇 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其土地利用

9、特点如下:一、全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049 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24公顷。二、全镇土地利用率93.27%。三、全镇土地垦殖率77.23%。四、全镇森林覆盖率5.03%。五、全镇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面积112 平方米。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耕地减少幅度较大,耕地质量较低。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三、其他用地类型存在的问题。园地:镇域园地中多以柑橘、橙类果品为主, 产品结构单一、老化,亟待改造。林地:全镇林业资源贫乏, 森林覆盖率极低, 林产品产出水平不高,境内零散分布些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木极少。交通用地:全镇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 存在着弯多坡陡, 路面狭窄并且路况

10、较差,制约着全镇经济的发展,急需改造。水域用地:境内江河水面污染严重, 对人畜饮水和水产养殖极为不利。水库、塘堰等存在着水利设施差, 工程效益低,淤积堵塞严重,部分已不能维护日常生产和养殖用水,防洪抗灾功能低。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立足重龙实际,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经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统筹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空间布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把重龙镇建设成为资中乃至四川的经济强镇、文化名城。基本原则:服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协调建设与土地利用的

11、关系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的原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先保障重点区域与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的原则;公众参与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重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为:大力实施工业兴镇、 商贸强镇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实际,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经济,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重龙镇建成成渝线上的经济强镇,将城区打造成古典型文化名城。一、人口发展目标2005 年重龙镇人口 9.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5.4 万人,农村人口 4.3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55.67%。规划至 2010 年,总人口为 10.6 万人,城镇人口为 6.1 万人,农村人口为 4.5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57.54%。规划至 2020 年,总人口为 11.9 万人,城镇人口为 7.3 万人,农村人口为 4.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61.34%。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05 年重龙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7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8.1 : 23.1 : 6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