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98479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续梁混凝土温控方案目录一、 编制依据2二、 编制目的2三、 编制范围2四、 编制内容2五、 工程概况3六、 验标对混凝土施工温度要求3七、 温控措施4八、 测温点布设6九、 测温方法6十、 测温时间和频次7十一、 温控措施投入设备8十二、 现场温控措施实施小组8X河特大桥跨西三环道路连续梁混凝土 温度控制方案一、 编制依据XX公司过程控制标准化(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变更设计(XXX线施桥 (综变)0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2、设计技术交底;已审批的X河特大桥跨西三环连续梁施工方案。二、 编制目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养护期内,因混凝土内外温差太大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梁体质量。三、 编制范围施工起讫里程为DKXX1+765.5DKXXX+911,全长145.5m。四、 编制内容 X河特大桥跨西三环道路(40+64+40)m连续梁在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期内,如何通过监控混凝土温度,并通过相应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五、 工程概况XX铁路XXS-10标段X河特大桥第28、29、30孔跨越XX市西三环道路,采用(40+64+40)m支架现浇变截面预应力整孔箱梁通过,梁体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直腹板箱型

3、截面,主墩墩顶梁高6.05m。跨中及边墩墩顶梁高3.05m,箱梁顶宽12.2m,箱梁底宽6.7m,单侧悬臂长2.75m,悬臂端部厚24.8cm,悬臂根厚65cm。箱梁在中墩及边墩墩顶共设置4个横隔墙,横隔墙设置过人洞。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连续梁共分5个浇筑段进行施工,混凝土标号为C50,整个箱梁腹板最厚为1.2m,底板最厚为1.2m,顶板最厚为0.8m,其中主墩顶中隔板厚度为2.0m,边墩顶隔板厚度为1.5m,全梁两个1#段长度均为54m,混凝土方量为866,根据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方量和杆件最大厚度,为保证梁体的施工质量,需对梁体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中加强温度控制。六、 验标对混凝土施工温度要求1、

4、混凝土入模温度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2、与邻近介质温差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近的已硬化混凝土的温差不得大于15。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钢筋和模板的温差不得低于2。3、混凝土养护温度要求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65,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梁体),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4、拆模温差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梁体)。混凝土芯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大风及气温急骤变化时不应拆模。七、 温控

5、措施(一)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根据中铁XX局XX项目1#拌合站与施工现场之间距离,混凝土运输车从拌合站到达施工现场需36min,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之内,当首盘混凝土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在混凝土入模前需对混凝土进行入模温度的测试,为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需采取如下措施:1、浇筑时间尽量选在阴凉天气或夜间进行,避开白天的高温时段。2、拌合站使用的拌合用水应为及时抽出的地下水,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3、对砂、石原材提前洒水降温。4、对混凝土运输车辆采用罐衣包裹,罐车下料口采用彩条布覆盖,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减少水化热的影响,罐车的储料罐自转24转/min。(二)混凝土与邻近介质温度控制1、在施工前

6、,对模板、钢筋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进行有效降温。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进度,每台泵车每小时浇筑混凝土方量在24m330m3之间。3、混凝土施工时尽量避开白天高温时段。4、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加强信息沟通,尽量减少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留时间。(三)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1、已浇筑完成混凝土待表面初凝后,即进行洒水养护,对梁体表面进行洒水覆盖确保梁体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对梁体内部要求储水养护,梁体侧面采取高压水枪喷射或人工喷雾器喷射养护。2、梁体浇筑完成,并终凝后开始对梁体预埋测温管进行温度监控。要求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差不得超过15、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得大于15。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出现

7、温差大于15现象,则要求对混凝土高温区域进行洒水降温,同时采用高压水泵向纵、横、竖向预应力管道中灌注循环水,以降低梁体温度,防止开裂。(四)拆模温差控制拆模前,对梁体温度进行测量,当温度不满足拆模要求时严禁拆模,必须经工区技术负责人同意方可拆模。 八、 测温点布设以1#段施工为例,具体位置详见下图所示。说明:1、图中测温点设置方法为梁段浇筑前,在需要测温部位埋设测温探头,埋置深度为1.0米,并固定在梁体钢筋上。除1、2#测温点位于中隔板过人洞两侧外,af测点位于顶板,其余测温点均布置在梁体腹板混凝土中,按照间距7米对应布置。 2、2#、3#段参考1#段进行布设九、 测温方法 采用预埋式温度传感

8、器探头。将引线放在模板边容易测量的位置上。通过电子测温仪量测各部位温度。传感器探头可重复使用。1)芯部温度测点传感器探头的放置方法:在浇注梁体混凝土前,将2根内径10mm,长约1.2m的钢管预先放入梁顶板顶面以下至腹板以下1m深处,预埋管两端用胶带包裹严密,防止混凝土浆进入管内。2)表层温度测点传感器探头的放置方法在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4根内径10mm,长约0.45m的钢管放入顶板表面以下。预埋管下端用胶带包裹严密。3)箱室温度测点放置方法:将普通温度计吊挂在箱内指定位置,进行量测。4)表层温度测点传感器探头的放置方法:在顶板混凝土灌注完必后,将四根内径10mm,长为45cm左右的钢管插入混

9、凝土内,预埋管底部用胶带包裹严密,将传感器探头放入混凝土内,把引线接在易测量的位置处,并作好标记。5)测温仪器和设备如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十、 测温时间和频次1、梁体测温共计7天,其中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后4天每4小时测温1次,第一次测温时间为每个部位浇筑完成后6小时开始测温,同时做好测温记录。 (请按要求严格执行)2、温差按测点所对应的芯部、表层、箱室温度计算各部位的相互温差。测温记录应及时填写。如芯部温度超过65,各部位温差超过15时,测温人员应及时通知现场领工员和工班长。当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箱室内与环境温差在15以内,方可拆除梁体模板。十一、 温控措施投入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电子测温仪套12预埋测温探头个503普通温度计个44高压水泵台25洒水车8t辆26注浆泵台27土工布M215008塑料布M220009喷雾器台210指挥车台111水桶个412水管直径3cmM200十二、 现场温控措施实施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 XXX XXX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