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9834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发明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朗读训练的功能一朗读有利于开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开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

2、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叙述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叙述的思想感情充沛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表明了这个道理。三朗

3、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叙述,包括口头叙述和书面叙述两种。无论哪种叙述,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开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根底,没有这一根底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办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

4、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叙述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叙述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二、朗读训练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正确地读,是指朗

5、读要用规范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分明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值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根底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的思想感情确定适宜的朗读速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

6、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分明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过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有关研究说明,要做到流利地读,主要是扩大“视音距。所谓“视音距,是指在朗读过程中要先用眼睛看,然后再读,阅读心理学中把这种看先于读称为“视音距。刚上小学的学生视音距几乎为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的丰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视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由于视音距加大,视知觉也渐趋扩大。这时,学生开始进入以词句为单位进行朗读的阶段,朗读不流利的现象也就减少了。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根底上,能准确读出词语

7、、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适宜,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以语调为例,句子的语调主要有四种:升调,一般表示疑问、设问、反问等;降调,一般表示陈说、肯定、称许、感慨等;平调,一般表示庄严、悲哀、冷淡等;曲调,一般表示风趣、含蓄、惊奇、夸张、双关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而无视或降低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要求。三、朗读训练的原那么一整体性朗读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局部。朗读是吸收和表现相统一的过程。朗读训练是听说读写的整体性训练,需要综合运

8、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根底知识。要充沛发挥朗读训练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朗读训练与其他语文训练、教学办法、阅读形式的关系。朗读与理解的关系。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的前提和根底,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朗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将更加深入。朗读与讲解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讲解都是经常运用的主要教学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也是讲解,而且是更加深入、具体、生动的讲解。有人曾这样概括朗读与讲解的关系:“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