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98320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果业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某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农业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2007年度实现利税3754万元。技术依托单位:某果树技术推广站。1-1-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某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性质:属新建项目项目建设地点:某各乡镇;某果树实验场,某某乡某园艺场。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年果树发展2万亩,5年发展10万亩良种苗木组培扩繁年200亩,120万株,5年繁育480万株;建立标准化基地10万亩,5年达50万亩;老果园改造,每年1万亩,5年5万亩。1-1-3项目建设方案

2、采用国家农业部948项目成果,引进国际矮化栽培先进技术,引进世界顶尖优良品种,进行老果园改造,建立标准化基地等均属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果树的前沿技术,先进性强。项目进度安排,从2008年起到2012年五年时间完成。市场营销及组织管理方案:果树发展,老果园改造,建立标准化基地,采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家庭承包经营结合,苗木繁育采用企业规模化生产,实行市场化经营。1-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249.087万元,其中果树发展987.15万元,苗木繁育213.76万元,老果园改造748.1万元,建立标准化基地781万元。资金来源:自筹2749.087万元,申请上级扶持500万元。1-1-5主要

3、技术经济指标果树发展,老果园改造:当年栽植,三年成形,五年挂果、七年丰产,亩产达到1000公斤。良种苗木组培扩繁:茎尖脱毒,组培扩繁,当年建圃,两年出圃,亩出无毒苗木6000株以上。建立标准化基地:通过标准化管理,两年内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亩产优质果达到2000公斤以上。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一是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精神;二是某省2008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县项目申报指南;三是2008年某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四是国家农业部20022012年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五是某20082012年果品产业规划。1-3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符合中共中央

4、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果业发展规划,符合二十一世纪果品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某的资源环境和产业化发展现状,优先选择了果树发展,良种苗木组培扩繁,建立标准化基地,老果园改造四项重要内容。采用果树发展与良种苗木组培扩繁相配套,老果园改造与建立标准化基地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引进世界顶尖优良品种,采用果树栽培最新技术,高标准、高起点建园,标准化管理。本项目实施后,可解决传统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良好,辐射面广,必将对某、某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某位于某省西

5、部,以盛产苹果而闻名全国,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是国家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外贸基地、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和优势苹果产业带。全市现有果树100万亩,其中苹果75万亩,年产苹果8.5亿公斤,产值21.25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3664元,果品产业已成为某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农业结构调整果品主导产业重点项目申报的依据是:(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6、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导思想。(2)2008年某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县项目申报指南。(3)2008年某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4)国家农业部2002-2012年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5)某2008-2012年果品产业规划。(6)某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有“某苹果”品牌优势。(7)果品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发以来,以苹果为主的某果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某果品产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前果树面积15.5万亩;二是1983-2006年发展果树58万亩;

7、三是2007 -2008年市委、市政府投入1230万元扶持资金,新发展果园24.6万亩,苹果总面积达到75万亩。期间经历了1985-1996年苹果高价快销,规模迅速扩张的辉煌发展时期,19972005销售市场低迷,发展势头减缓的结构调整时期。目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果品质量逐年提高,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产业链条逐步拉长,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自2006年开始,受农副产品全面涨价,果品加工能力提升,我市目前的果品加工能力,由2003年的5家发展到11家,果品加工能力由2003年的1.5万吨增加到42万吨,其中浓缩果汁28万吨;同时带动果品包装业,由2003

8、年10家,发展到22家。果品加工能力提升和浓缩果汁国际市场价格攀升等因素拉动,我市苹果销售价格一路走高,出现了近十年来最好的产销形势,果农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由2003年1100元增加到3664元。20072008年市委、市政府因势引导,资金扶持,发展果树24.6万亩,全市果树面积达到75万亩,产量达8.5亿公斤。苹果产销形势好转,极大地调动了果农发展的积极性,全市正在形成新一轮大发展热潮。面对新的苹果产销形势和发展机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果品产业,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新一轮苹果大发展工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努力实现我市果业发展新的辉煌。到2010年把我市

9、建成全国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我们拟定“某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十分必要,非常及时。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是果树发展,良种苗木繁育、老果园改造、标准化生产。采用良种苗木组培扩繁与果树发展相配套,老果园改造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目的就是要把国内外先进的果树高新技术成果吸引到某来,引进世界顶尖的优良品种,采用最先进的栽培制度,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整个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高项目区及周边地区果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大大增加项目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某的高效农业探索出苹果生产崭新的发展模式。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符合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水果

10、业发展规划2008年10月12日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向优势产业聚集”,本项目完全符合中央的这一要求。水果是“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产品,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水果生产越来越重视。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发展果树等经济作物。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保持

11、水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项目以果树发展、良种苗木组培扩繁,老果园改造、标准化生产为首要任务,符合农业部的种植业发展规划。2-2-2实行果树优良品种无病毒矮化栽培是解决高产、优质、高效的根本途径病毒感染造成了优良品种性状的退化,严重影响果树生产力的提高,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田间管理来解决。实践证明,栽培无毒苗木既可有效地防治病毒的危害,也可明显地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无毒果树一般可增产20%,优质果率增加3050%。其苗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适合山地和脊薄地栽培,有助于解决粮果争地矛盾。而且,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和环境污染,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因此,采用良种苗木组培扩繁,实行无病毒矮化栽

12、培已成为当今世界果树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第三章建设条件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某位于某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土地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某区位优越,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横穿东西,209国道纵贯南北;市域东西有某和风陵渡两座黄河大桥与山西省沟通;东西各200公里处有西安、洛阳两大航空港,进出境十分方便。其基础设施完备,通讯快捷,电力充足。3-1-2自然资源状况某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均降雨量619毫米,年平均气温13.8,

13、昼夜温差10-6,无霜期为215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277.9小时。某地处黄土高塬东缘,地形地貌复杂,大致是“七山二塬一分川”,地势高温差变化较大,海拔六百五十米至二千四百一十四米,土层深厚,质地较好,耕作层有机质含量0.953%,含氮0.054%,含磷0.162%,速效钾149ppm,PH值7-8.5,特别有利于果树生产。3-1-3社会经济状况1、教育和文化科技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据2006年人口普查,全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5.5万人,占总人口的34.8%,大中专以上有2.4万人,占总人口的32.8%。每千人中平均有高中以上的348人,大中专以上的328人。目前,全市有农、林、果、牧、水、机等

14、科技人员2450人,平均每万个农业人口有335人。全县有农民果树技术员1万多人。其中中高级果树技师100余人。2、工副业体系基本形成,还有很大潜力。2007年全市有金矿、氮肥、磷肥、乳品加工、果品加工等工副企业159个,工业总产值达45.8亿元。其中果品加工6家,年总产值达6亿元。果品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4.59亿元。3-1-4建设地点选择该项目包括果树发展、良种苗木组培扩繁、老果园改造、建立标准化基地四项。果树发展项目建设地点设在十五个乡镇。良种苗木组培扩繁项目建设地点设在某果树实验场。老果园改造设在某乡某园艺场。建立标准化基地设在全市15个乡镇。3-1-5本行业及关联产业现状3-1-5-1本

15、行业现状全市现有果园100万亩,其中苹果75万亩,年产果品10亿公斤,年产值21.25亿元,果品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60%,部分村果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全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3664元。苹果无公害生产分布388个行政村、14万户、58万人。某是国家确定的苹果外贸出口基地和优质商品生产基地。2001年被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确定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苹果优势产业带;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市。3-1-5-2、带动相关产业状况我市立足果品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以果品生产和加工两大基地建设为龙头,带动了生产资料经营、果品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食用菌栽植、沼气开发板材加工、饲料生产、果胶和果汁包装桶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果品生产果品加工果渣饲料加工畜牧养殖沼气有机肥利用果品生产”和“果树生产果品枝条食用菌生产果品生产”的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链。(1)生资经营业。全市农药总销售量1500吨,果园使用量1200吨,占总销量的80%;化肥年销售量10万吨,果园使用量7万吨,占总销售量的70%;形成某土壤肥料公司、云禾生资公司、兴农生资公司、绿博植保公司、无公害苹果生产生资供应中心等一批农资经营龙头企业。(2)果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