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98224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 年版)为进一步规范 XX 省预防接种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服务,根据疫苗管理法和相关文件要求,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 省实际,制定本接种方案。一、接种原则(一)优先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疫苗时,优先保证按照免疫规划疫苗规定的免疫起始年(月)龄、免疫 程序、接种间隔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当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 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或者受种方(指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下同)自主选择的可替代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非免疫规划疫 苗。特殊情况下,用于预防紧急疾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人用狂犬病疫苗或其

2、他需应急接种的疫苗,应优先接种。(二)知情、自愿。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 单位可根据本接种方案,结合辖区疾病防控需要,做好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疾 病防治知识宣传和疫苗接种告知等工作,使受种方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自主选择 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二、接种方案(一)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传染病 传染源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血制品管理,医疗器械 严格消毒,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服务行业用具应严格消毒,不共用剃须

3、刀 和牙具等用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1.疫苗作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 推荐接种人群: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尤其 是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1)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 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 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2)存在经皮肤、黏膜和血液暴露风险人群: 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 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等。(3)存在性暴露感染风 险人群:包括性伴为HBsAg阳性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和多性伴者等。(4)其

4、他人群:包括乙型肝炎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乙型肝炎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和HIV感染者等。3. 免疫程序:按照0、 1、 6个月接种3剂。高风险人群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 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V10mIU/ml,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 型肝炎疫苗或可接种1剂60卩g乙型肝炎疫苗(仅限16岁以上乙型肝炎易感者)。 (二)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 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 感染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婴幼儿是轮状病毒 感染

5、的高风险人群。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母乳喂养,洗手,注意饮食饮水 卫生等。1.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1)疫苗作用: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 肠炎。(2)推荐接种人群:6周龄-32周龄婴儿尽早接种。(3)免疫程序:接种3剂,6周龄-12周龄接种第1剂,各剂间隔4周-10 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2.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1) 疫苗作用: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2) 推荐接种人群:2 月龄-3 岁婴幼儿尽早接种。(3) 免疫程序:每年接种 1 剂。(三) 肺炎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侵袭性肺炎

6、球菌性疾病 和急性中耳炎、鼻窦炎、非菌血症性肺炎等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主要由呼 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殖菌移行导致自体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风险性较高。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母乳喂养、预防营养缺乏、合理 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1.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1) 疫苗作用:预防由肺炎球菌1、3、4、5、6A、6B、7F、9V、14、18C、 19A、19F和23F血清型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 推荐接种人群:6 周龄-15 月龄婴幼儿尽早接种。(3) 免疫程序:按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月龄-15 月龄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首剂

7、最早可在 6 周龄接种,各剂间隔 4 周-8 周。6月龄以内已开始接种,但未完成3剂基础免疫的婴儿,可在12月龄内完 成,基础免疫各剂至少间隔4周,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最后1剂至少间隔8周。7月龄-11月龄尚未接种过该疫苗的婴儿可接种2剂,间隔至少4周;第3 剂在12月龄-15月龄接种,第3剂与第2剂间隔至少8周。2. 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TT载体)。(1) 疫苗作用:预防由肺炎球菌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血清型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 推荐接种人群:6 周龄-5 岁婴幼儿和儿童。(3) 免疫程序。 2-6 月龄婴儿:共接种4剂。

8、基础免疫接种3 剂,建议首次接种在2 月龄 或3 月龄(最小满6 周龄)接种第1 剂,每1 次接种间隔 1-2个月,应于12-15 月龄时加强接种第四剂。 7-11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2剂,每次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建议在12月龄以后加强接种 1 剂(第3 剂),与第2 剂接种至少间隔2 个月。 12-23月龄幼儿:接种2剂,接种间隔至少2个月。 2-5岁儿童:接种1剂。3.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疫苗作用:预防由肺炎球菌 1、2、3、4、5、6B、7F、8、9N、9V、10A、 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 和 33F 血清型感染

9、引 起的肺炎球菌疾病。(2)推荐接种人群:适用于2岁及以上感染肺炎链球菌、患肺炎球菌性疾 病风险增加的人群。推荐重点人群接种,重点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老年人; 特定疾病人群(包括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患酒精中毒、 慢性肝脏疾病及脑脊液漏者;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免疫功能受损人群、进行 免疫抑制性化疗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等)。(3)免疫程序:通常只接种1剂。仅推荐功能性/解剖性无脾和免疫抑制等 特定高危人群复种,只复种1剂,与前1剂至少间隔5年。(四)含 b 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能造成脑膜炎、 肺炎、菌血症、会厌

10、炎、蜂窝织炎、关节炎等疾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90%以上的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母乳喂养,规范使用抗生素,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等。1.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1)疫苗作用: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推荐接种人群:2月龄(或3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3)免疫程序:接种1剂-4剂。不同年龄和不同疫苗需接种的剂次不同,详见疫苗说明书。2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1) 疫苗作用: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 染性疾病。(2) 推荐接种人群:2月龄至7

11、1月龄儿童尽早接种。(3) 免疫程序:接种1剂-3剂,不同年龄需接种的剂次不同,各剂至少间 隔4周。2月龄-5月龄接种3剂;6月龄-1 1月龄接种2剂;12月龄-71月龄接 种1剂。3.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1) 疫苗作用: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由b型流感嗜血杆 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 推荐接种人群:3月龄及以上婴幼儿尽早接种。( 3 )免疫程序: 3、 4、 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各接种1剂;18月龄-24月 龄加强免疫1剂。(五) 含灭活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后可发生弛缓 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多感

12、染5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包括3 种(I、II、III型)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未免疫 人群均可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接种疫苗。1.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1) 疫苗作用:预防由脊髓灰质炎I型、II型和III型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 炎。(2) 推荐接种人群: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人群。对I+III型脊髓灰质炎减 毒活疫苗有接种禁忌者推荐全程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3) 免疫程序:2、3、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各接种1剂; 18月龄加强免 疫1剂。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 苗。(1) 疫苗作用: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13、脊髓灰质炎(含I、II、III 型),以及由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 推荐接种人群: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婴幼儿。对I+III型脊髓灰质炎 减毒活疫苗有接种禁忌者推荐全程接种吸附无细胞 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3) 免疫程序:2、3、4月龄(或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各接种1 剂;18月龄加强免疫1剂。(六) 含脑膜炎球菌成分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源为病 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 接种疫苗,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预防性服药等。1. A群C群脑膜炎球

14、菌多糖结合疫苗。(1) 疫苗作用: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 推荐接种人群:3月龄及以上儿童尽早接种。(3) 免疫程序:不同年龄和不同疫苗的接种程序不同,按疫-9-苗说明书接 种1剂至3剂。2.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1) 疫苗作用:预防A群、C群、Y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2) 推荐接种人群:适用于2岁及以上人群,推荐前往高风险地区旅游、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等接种。(3)免疫程序:2岁及以上儿童:接种2剂,3岁和6岁各接种1剂。 成人:接种1剂。(七)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

15、沫和接触传 播。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每年接种疫苗,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洗手、戴口罩等),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等。1. 疫苗作用: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2. 推荐接种人群:适用于6月龄(或36月龄)及以上人群。推荐优先接种 人群:(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3)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 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4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 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减毒活疫苗除 外)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3. 免疫程序:按疫苗说明书接种1剂或2剂。(八)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肠道病毒 71 型是引起婴幼儿手 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粪-口途径传播 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风险人群。预防 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洗手、不共用毛巾和口杯等、清洁和 消毒玩具及共用物品等),患病儿童避免上学(幼儿园)等。1. 疫苗作用: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