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97869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3)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第3节物质的密度(3)1测物体密度的实验原理是要先测出该物体的_质量_和_体积_,用到的仪器分别是_托盘天平_和_量筒或量杯_。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2测量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可先用_托盘天平_测出它的质量,再用_刻度尺_测出它的长度,然后利用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固体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3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可先用_托盘天平_测出它的质量,再用_量筒_测出它的体积,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_能够_(选填“能够”或“不能”)浸没在液体中,最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它的

2、密度。4测量液体的密度,我们可用_托盘天平_测出它的质量,再用_量筒或量杯_直接测出它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夯实基础】1要测量食盐水的密度,用到的测量仪器有(A)A量筒、天平、烧杯 B量筒、天平C量筒、直尺 D量筒、天平、水2在根据密度定义式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时,首先要测量的是(C)A量筒内水的体积B固体放入量筒后水的体积C固体质量D随意测哪个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最小刻度,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C)A500mL10mLB100mL2mLC250mL5mLD50mL2mL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

3、量比水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错误或多余的是(B)A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B取一个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记录示数C将铁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此时的体积示数D将铁块和木块系到一起后再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的体积总示数5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D)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6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

4、是1.2505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特性_,应用密度可以_鉴别_物质。【能力提升】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C)A BC D8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

5、102.2g,则这种牛奶(C)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30%40%50%牛奶密度(g/cm3)1.0301.0271.0241.0211.0181.015牛奶中掺水含量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121.0091.0061.0031.000/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9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4310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图4310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g,1.0103kg/

6、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102015邵阳小明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在一次对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他对污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其探究步骤如下:图4311(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污水的总质量为139g。(2)将玻璃杯中的污水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4311甲所示,则量筒中污水的体积为_60_cm3。(3)用天平测出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为_78.4_g。(4)污水的密度为_1.01103_kg/m3。拓展创新11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

7、去探索水的密度。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m2m1_;C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D算出水的密度。评估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_量杯的分度值太大_;(2)_烧杯中有液体残留_。提出问题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冰的质量m/g冰的体积V/cm3冰的密度/(gcm3)136400.9245500.935460

8、0.9分析与论证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不一样的_。12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图4312(1)将托盘天平放在_水平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0”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431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左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220.8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0.96103_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偏大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_。(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_。(5)小明认为,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