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97388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包天仁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我们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教学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教学原则,有教学原理。这些东西,有些是主观的,但是教学规律就不是主观的了,它有客观规律需要我们研究和遵循。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几个规律。第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背景和类型。我认为,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应该依靠学得,而不是依靠习得。大家非常清楚,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客观条件有限制。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上个世纪20年代曾说过:中国有不同于我们国家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文化不同

2、于我们,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于我们西方。同样,我们中国英语教学必须走具有中国化的道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条路(the third way)。俄罗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其专著Language and Thought中写到:我们在学校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与我们学习母语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涉及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母语是自主的过程,而外语的发展是非自主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母语作为中介语来学习,也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授来学习。小学英语是起跑线(the beginning),学生基础薄弱,要进行启蒙教育,要以学得为主,靠母语式的习得英语是不行的,这是外语学习的规律。第二,小学英

3、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的原则。我们必须要懂得由知识到技能,再到素养的转换过程,正如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中所提倡的抓住双基、培养能力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此顺序不能颠倒。现在的课改往往忽视了这个规律,这样就实现不了小学英语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因为目标决定了方向,目标错了,方向就错了。语言学习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容否定,刚才刘道义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双基的问题,像: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其他各项技能。如果这些知识不扎实,基础就不扎实,那么所谓的“交际能力”就根本谈不上。我们很小就不知不觉地习得母语了,但我们不会外语,就必须得学习。学习中就得首先抓住双基,如

4、果我们不注重双基,就好比一个人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外研中心通过开展全国性教学研讨活动,包括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大中小学生英语学科竞赛、夏令营活动,主要提倡英语教与学要首先从打牢基础开始。我发现学生们最需要的一是词汇,二是语法、语音含义,其中,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英语知识,掌握读、听、写、说、译各项基本技能,我们回避不了双基。英国有一个著名学者说,我们应该把语法视作一个好的仆人(a good servant),而不是坏的主人(a bad master)。有人把语法比作拐棍,比作建筑材料中的钢筋,而词汇是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和砖,没有他们是不行的,是建不成任务这栋高楼大厦的

5、。所以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教与学的关键要素。学习外语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如果没有word-building(词的建造),那些技能是根本掌握不了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强调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集中将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分别侧重于某一个教学阶段,比如说,小学的三年级、四年级侧重于听说这一块,但同时又不能忽视读写,不能忽视基础语音和语法知识教学,否则我们最后还得回头补这些东西,读写说等技能需要融入听说技能当中学习,也可以在听说技能训练中做到读写技能的培养。第三, 英语教学当中还有必要讲究精讲精练,体现讲练结合。多讲多练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的,精讲多练的提法

6、和做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多练实际上就是题海战术,也行不通。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该讲的要讲,该练的要教,要控制讲和练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过度的强调交际,强调听说、强调意义(meaning -focused),特别是我们过多的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强调学以致用。这种想法已经被最近的国际语言教学实验否定了,实践证明聚焦形式(form-focused)、以输入为主(input-based)的教学比聚焦意义、以输出为主的教学效果更好。聚焦形式并不等于丢掉意义,因为形式本来就承载意义,真正的交际是要靠形义结合的。意义必须要通过形式体现出来,如果学生不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没有扎实的

7、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基础,教师是无法进行教学的。没有交际的内容,没有交际的题材,相当于无米之炊,无木之林,它们是因果关系。刚才刘老师讲,要注重把现在教学当中的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现在的小学、初高中、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的采用归纳法,我们也不提倡。而现在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归纳,把某些知识点挑出来,画龙点睛或轻描淡写,强调一下,就完事了。学生们不知其结构也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不行的。教师总是和学生捉迷藏,就是不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该怎么办,不仅费时费力,还折腾学生,特别是初学者,他们自身还没有自主建构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明示。教师不直截了当地教授、

8、示范和辅导,学生是学不好知识的,更谈不上能力什么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以演绎法为主,以归纳法和比较法为辅,或采用综合式教学法,主要采取聚焦形式的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教学中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温总理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们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边缘化的。我们强调多元原则,老师也是其中一元。现在的英语教学从宏观上强调以学生学为主,这是不妥的。有些学者提出,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老师如果过分的强调学生学,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对老师的角色(role)的说法可能有上百种,但对他主要的一个称呼

9、还是teachers,由teach演变而来,所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教体现了老师的两个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我们的课堂少则有30来个学生,一般为50来个学生,多则近百个学生。学生们的学习风格多样,个体差异比较大,但是他们有很多的共性。所以老师授课过程中应该“抓中间”,即抓大部分学生共性的部分。在课堂指导,分组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该照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这样可以把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抓上来。学习方面,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现在我们不太提倡灌输式教学,而是提倡采用启发式,采用兴趣教学,利用游戏等方法辅助教学。我认为灌输式、接受式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10、也不是坏的教法。但是要注意用什么教法、理念、和模式教学,最终要落到知识、技能和语言上。综上所述,老师的主导性的把握不仅不能动摇而且要加强,老师应掌握好学生、教材、考试三者关系,把握好动态,起到主导作用。我听说,中央领导在清华大学校庆的报告中否定了现行的一种说法: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由考试的一元评价制向多元评价制转换。所以我们要注意中央的精神,要学习最新颁布的规划纲要精神。我们老师还是要注意主要的一条:按规律办事,这就是我今天报告的主旨。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目前外语教学界的一些教学热点话题,有十五六个之多,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第一个就是“小学不必要开设外语课”。从1999年开

11、始,全国已大规模开设了十几年,成绩显著。我们拥有理念、教材,有很多地方小学英语课程开得不错。中央决定小学开外语,是从国际竞争的战略上所做的重大决策。所以说不开小学外语,或者取消小学外语的想法是不对的。那到底什么时候适合开呢?有人说越早越好,有人说晚开好,我个人认为都不好,应该是恰当的时候开才好。应该小学三年级左右开设外语课。因为学生已经开始在课堂上学习母语,懂得一些学习规律,具备一定的母语读写能力了,这个时侯学一门外语(a foreign languange)比较合适。国外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作过一些科研,研究表明,儿童到六岁的时候,80%的孩子的智力已经完成,七八岁的时候,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主,

12、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开始社会化,开始理解自主的概念,渐渐变成自主人。在这个时候学一门外语是最好的。所以国际语言学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学生9-10岁的时候,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讲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是最佳时间。我们国家规定在三年级时给学生开设一门外语,我觉得这个政策没有错。但是有些地方过早的开设英语课程,比如在幼儿阶段,现在的很多双语幼儿园,让孩子过早的学习英语,并不符合规律,而且有可能影响其小学、中学甚至终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造成过早地产生“石化”现象,要慎重。小学开外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理念出了方向性错误,需要纠正,像知识、技能、习惯、兴趣这些问题怎么处理需要研究清楚,大家不能“盲人摸象”。小学教外

13、语,教师要考虑到:初中、高中、大学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外语水平达到什么样的基础,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但是有一点,小学外语必开,这是谁都不能否定的。现在西方国家像英国还决定从2011全面开设外语,英国已决定从四年级全面开始开设外语(a foreign language)。我国小学开设外语一开始要求比较低、准备不足,特别是在、政策、教法、教材、教师、测试等方面不到位,走了一些弯路,但不能全面否定因噎废食,叫停小学外语。第二点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学开设外语不一定要听说领先。包括在座各位一定认为小学开外语一定要听说领先。这个看法我探寻了几十年。为了这件事,去年的这个时侯我专门去广州,见原广州外院院长桂诗春

14、教授。我们谈过好几次了,我问:为什么不能听说领先?他说:因为这是被实践否定了的。无论是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听说领先,它也领先不了。那我说,听说不领先的话,可不可以听说入门?他说:那也不行,应该是读写入门。读写入门这个程序里是需要有听说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落实到读写上,否则教学就会落空了。2004年,美国有关方面做了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四年级小学生,其中38%的孩子不会读写。所以美国国内也是比较害怕的。美国著名学者沃尔夫说,必须让学生从小开始接触书本、文字,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因为专家说过,阅读、读写、语法和词汇都是后天学得的,不是先天就存在的。我去参加美国波斯顿召开的

15、TESOL年会的时候,沃尔夫展示了一幅大图,在场教师看到后哄堂大笑。图上显示:一个小孩一边含着奶瓶吃奶,一边拿本书看着。这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因为幼儿不识字,是根本看不懂书的,它必须通过教育具备阅读能力才能看得懂书。沃尔夫还说,中产阶级孩子的阅读能力要远比低下阶层孩子的阅读能力高得多。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解决孩子的读写能力。因此,小学的外语教学一开始就不能够忽视教师应尽的责任,比如说小学的音标教学,有些老师一开始就不教授音标,一两年以后再来归纳教授音标。前一两年听说有误,学生无法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怎么办?所以应该一开始就解决100个符号,把26个字母大小写(52个)和48个国际音标全部解决,

16、然后在一两年之内逐渐解决重音、连读等语音问题,因为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这些基础打不好,不掌握拼读这个学习能力,就谈不上学习单词、语法了。一般来说,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得转换学习重心了,要以读写为主。主要以句子为单位,特别注意语篇的理解,不能老是抓住单词不放。另外,单词必须要记忆,语法规则该讲还得讲。方法可以活一些,趣味性强一些,可以将单词一点一滴贯穿于教学中(little and often),可以采取放松法,也可以适当集中。但总的看来,应该直接讲,不要老是绕圈子,避开要讲的词。新的课标是按照语法、词汇的要求都增加和提高了。教材却发生了虚化、淡化,教学知识点被藏起来了,不是采取显性教学,使教学复杂化,学生学习更难了。另外,教材编写上是理念和内容上有问题,难教难学,等等。老师们要善于处理教材。还有第三种说法:语法不必教了,点拨点拨就行。语法是一种规则,怎么能仅靠点拨呢?必须得靠系统地教和学。因为语法点之间,各个语法项目(词法、句法、惯用法)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一个句子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语法点、语法现象。我个人反对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